“重庆火锅是重庆人的无形资产,商业有可能会衰败,但文化却是永恒的。”聂老说,必须让这一口能吃的“非遗”火起来。今天的我是家乡代言人直播到这里就结束啦,希望易友们多多支持我们接下来的直播,拜拜~~~
嘉嘉妹儿已经安奈不住吃货的心啦,吃得停不下来~~~
聂老师分享酥肉,嘉嘉妹儿觉得很好吃,外酥里嫩!
虽然过了饭点,但看了这一桌美食有没有很有食欲啊~~~
吹着微风迎着美景,这样吃火锅真美好~
嘉嘉提问聂老怎么评判一个火锅可以称为好的老火锅?戳视频~~
围桌而坐,听聂老将他的创业经。
参观完火锅博物馆,大家现在准备吃火锅了~聂老师介绍到,除了喜欢火锅之外,还喜欢根雕,火锅博物馆园区内的黄葛树的培养和修建都是聂老师一个人完成的。
细腻的手艺描金,可见以前的手艺精湛!
树根形成的孔雀的羽毛,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聂老说到“重庆火锅博物馆是我一生的心血结晶,凝结了大家的关爱和希望,只能投入,不能索取。”
你们能猜到吗?聂先生坐的这个火锅桌有88万,他称:以后吃火锅会有最奢华、最高级的配置。
现在在我们来到的是火锅博物馆的第六层。这里将打造最豪华、最奢侈的火锅博物馆,这里的面积有400平,只会放四张火锅桌。
这是粉彩火锅,是不是萌萌哒少女们爱啊~
“每淘到一口锅,我都很开心。”聂赣如说。10几年前,他听说内蒙古有口好锅,便立马“打飞的”过去,最后花20万买下了一口纯银火锅。
纯银火锅来头不小。乾隆皇帝当年举行千叟宴,打造了近2000个火锅,这口锅是其中之一,锅底有“乾隆年制”的字样。
这口锅是聂老师从云南花了一万元,淘来的纯银火锅。大师一共打造了两口这样的锅,另一口锅被和珅的扮演者买走了。
瓜形四兽铜火锅,聂老师不停地完美当时创造者的手艺精湛。
而博物馆内的镇馆之宝,当属绝无仅有的唐三彩火锅。唐三彩火锅目前价值上百万,却是2006年从川西民间仅花了180元购得。经专家鉴定,这个陶瓷火锅器皿为唐晚期三彩,在以人和动物造型居多的唐三彩中,这种生活器皿唐三彩,类型实属罕见,收藏和经济价值都非常高。
最小的火锅——白瓷鎏金鼻烟壶火锅
馆内最小的火锅,也得向大家介绍介绍。这最小,分两种,一种是作为工艺品的最小,一种是食用火锅中的最小。前者为白瓷鎏金鼻烟壶火锅,后者小巧玲珑,又称“掌中宝”。
聂老师给我们展示的是他八年前在台湾定制的七彩石火锅,但是因为制作的难度是时隔八年才到的。是非常的精美和绚丽。
这个香炉形状的火锅是当时提供给和尚吃的素火锅的锅。
我们聂老师非常爱惜他的每一件展品,可见他是侵入了他所有的爱。
现在直播组来到第三层,这一层是比较珍贵的,也比较有收藏价值的火锅。图片中是景泰蓝的火锅,左边是现代的,右边是清代的。
我们火锅博物馆主要收藏物的民间博物馆的馆长。据统计,目前馆内共收藏600余件火锅器皿,还有火锅相关物品2万余件。
这是位台湾老兵吃了重庆火锅后做的一首打油诗。
爱吃火锅的好吃嘴们,这是烫鸭肠毛肚的秘诀。
三耳火锅底料的酿造技艺,2009年被重庆市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前聂老师开火锅店自己制作的火锅,十分合理。分为鸳鸯锅、红汤和清汤,中间可以对筷子消毒。
南纪门江边一带的水手、纤夫捡回“水八块”,在江边架起铁锅,放入“水八块”,加入辣椒、花椒,一边烫一边吃,久而久之就成了重庆最早的麻辣毛肚火锅。
住在附近的马氏兄弟某日看见并品尝后,将其引入店堂,取店名为“马记老正兴”。潜心研究重庆火锅文化30余年的聂赣如认为,“马记老正兴”正是把重庆火锅从街边小摊搬进店堂的第一家。
什么叫重庆火锅?重庆火锅之所以是麻辣火锅,是因为以前鼻祖是拉船的纤夫。19世纪初,重庆南纪门川道拐,回民马氏开了一家宰房街。四川,贵州的牛羊大都顺江贩运到此宰杀,由于每日宰杀的牛羊甚多,牛羊内脏常弃之江边无人问津。拉船的纤夫生活十分艰苦,便将丢弃江边的牛羊内脏捡来洗净,投到用鹅卵石架起的锅里混煮,船夫们为了祛风除寒,还在锅里放入一些辣椒,花椒,结果吃起非常霸道,这便成了重庆火锅最早的雏形。正所谓“船夫脚力创造麻辣烫始祖,雅客名师开清红汤新篇”。
现在我们来到の是火锅博物馆第二层楼,这里将给我们解答什么叫重庆火锅。
祖外婆穿过的三寸金莲小鞋,现在价值连城。
讲解了聂老师的身世,聂老师是收藏世家。这个火锅博物馆,是聂老师买了很多自己的收藏品,才建立起来的。
左手边的火锅是来自美国,同时我们聂老师的女儿也是将火锅的开到了美国硅谷。
白色的来自日本的纸火锅。
火锅流传于全国,这是来自德国的旋转火锅。
这口锅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展出
“火锅与改革开放的关系”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邀请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等五位原工商业老同志座谈并吃火锅。
墙上这幅画是讲述着大连红军院出现的“世界上最好吃的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