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古墓丽影》就直播到这里了,最后以纳兰性德的《木兰词》作为本期的结束语: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阳光灿烂
作为现今的我们,无法体会理解李鸿章当时的想法与经历,所以后事所评判的终究有太大的臆想性。这便是我对史实之类所不赞同的地方。无法身临其境,便无从知其所以。
提到历史剧,小编认为这几部值得推荐。《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国》、《雍正王朝》、《汉武大帝》
昂儒
那日本大河剧为什么这么严谨呢?
历史剧的巅峰之作,可惜被禁播了。
2403822895
走向共和演的他挺客观了
刀丛中的诗
没有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大清早就完了
李鸿章之所以会被时人和后世都骂作“卖国贼”,主要与他“主和”,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有关,好像他就是“卖国”的专业户。而郭世佑在其新书《历史的误读》中给出不同的见解,他指出,清末的五十年比打打杀杀的“五胡十六国”时还要复杂得多,可以说“在当时坚持改革与开放方面,没有谁比他做得更好,他办洋务的功劳最大,这是毫无疑问的。”
由于王刚老师饰演的和珅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太深刻,大家误认为和珅只是个溜须拍马的贪官形象。
《庸庵笔记》记载:某日,乾隆要外出,仓促中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乾隆责问侍卫:“这是谁的过错?”众人都吓得不敢出声,只有和珅应声说:“执掌此事的难辞其咎!”乾隆马上升了他的职。另一说法是,某日乾隆在轿中背诵《论语》,忘了下文,和珅顺口背了出来,乾隆很是欢喜。总之,年轻的和珅英俊潇洒,又颇有才学,可能在某一偶然的机遇中得到了乾隆的赏识,从而时来运转,从此飞黄腾达。
刀丛中的诗
和珅长得好看,乾隆帝喜欢
和珅能够在乾隆时期多少年屹立不倒,靠得不仅仅是拍马屁,其本身也是很有能力的。
m150****8028
和珅懂蒙古话,汉语,满语,还有藏语,已经是当时官员的奇迹了
纳兰性德与曹雪芹祖父曹寅曾同入值宫禁,均为大内侍卫。因此,当和珅进呈《红楼梦》,乾隆读后即说:“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 一句话,把《红楼梦》与纳兰家联系起来。纳兰家族和曹氏家族都是官僚世家。两个家族都有着“烈火烹油,鲜花著锦”的辉煌,都是“诗书簪缨之族”。但也都遭遇撤职抄家的厄运。
纳兰的坟墓位于北京西郊皂甲屯,不过文革期间纳兰容若的坟墓被盗,尸骨散落,这是绝大多数纳兰迷所不愿提及的伤痛。纳兰的墓碑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有态度网友06ATWi
纳兰家庙被部队征了当家属院,我住了10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想不到破败成这样
【木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词的经典名句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决(换玉旁)。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八旗,又称八旗制度,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有清一代的根本制度。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正式创立。1601(明万历二十一年)年初建时仅三旗:黑旗、白旗、红旗。1615年因“归服益广”将三旗析设为八: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
纳兰家属于满族正黄旗
m150****8028
话说纳兰性德到底是满人还是蒙古人
东岳庙虽然属于文保单位、但无人看管,其前殿的麒麟望月石雕在2014年被盗。文物被盗发生在1月。事后虽已报警,但文物却很难追回。
喜欢纳兰词的粉丝真不少啊。大家可以继续跟帖赛诗哈。
石头剪刀布4u0b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这是选自纳兰性德的一首词《浣溪沙》,全文如下: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柯南道尔L4K6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上庄东岳庙,始建于明朝,康熙59年被改建为纳兰氏家庙,那时明珠因为参与党争已被抄家。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史铁三角:康熙、明珠、索额图,还有一个就是大家更熟悉的乾隆、和珅、纪晓岚,你更喜欢谁的表演呢?
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和康熙家沾亲带故,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明珠与索额图的明争暗斗给人印象深刻。
纳兰性德是康熙朝重臣纳兰明珠的儿子,身世显赫。但至今所留下的也只有位于上庄东岳庙的遗迹了。
但无论是钟汉良在《康熙秘史》中,还是张彬彬在《寂寞空庭春欲晚》中的故事,最终都是以悲剧结尾。由此可以窥见这位曾经写出“人生若只如初见”和“一生一代一双人”的贵公子的人生境遇。被称为“满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的生平和《红楼梦》究竟有哪些重合,他的人生又有哪些不同寻常的境遇呢?
纳兰性德是满洲正黄旗人,出身荣华富贵,繁花著锦。其父为大学士明珠,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与曹雪芹祖父曹寅曾同入值宫禁,均为大内侍卫。因此,当和珅进呈《红楼梦》,乾隆读后即说:“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 一句话,把《红楼梦》与纳兰家联系起来。纳兰家族和曹氏家族都是官僚世家。两个家族都有着“烈火烹油,鲜花著锦”的辉煌,都是“诗书簪缨之族”。但也都遭遇撤职抄家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