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希望十大依法行政示范项目,能够复制推广,起到引领和带头作用!
王亮:我们的“交通大整治”不是一阵风式的整治。只要有交通违法的存在,就会有大整治。
陈振宇:无复议/无诉讼,说明这个执法过程非常规范;送锦旗,说明老百姓很认可,而且在拆违中还体现了人情味。这是很有启发的地方。
张鹏峰:拆违十条,实际上是一个执法程序的再造。你们做的好在哪里呢?你们把法律梳理了一遍,重造执法程序,写成一本口袋书,这是好的地方。
王文震:所以我们对拆违的居民,在有条件/合法的地方,帮他们重建这些居住空间。如果没有,那就把公字头的房屋拿出来,给老百姓使用。
王文震:送锦旗是这样的。黄浦,尤其是老城厢居民,居住环境比较艰苦。我们发现,很多老百姓违建,都是为了基本的生活,而不是为了盈利。针对这个情况,对生活有困难的居民,除了拆违,还要帮一把,扶一把。
白瑞:黄浦不仅拆违快,而且无复议/无诉讼,还有人送锦旗。
叶青:黄浦的拆违十条在全市拆违工作中发挥了很重要的法律支撑。原来不同条线上的部门,现在“网格化”,形成合力。为什么黄浦拆违快,把消防部门也拉进来了。很多违建都有消防问题,涉及消防隐患,那就拆了!
王文震:拆违工作涉及各个业务主管部门,比如有些违法建筑是违法合法混合的,所以明确相关业务部门协助调查的义务,规定一定回复时间,协同合作。
王文震:“拆违十条”把违法建筑分为“三种情况”,确定了三种执法程序:第一,对正在搭建的违法建筑,适用快速拆除程序; 第二,对占用道路和公共场所的违法建筑,适用立即代为拆除程序;第三,对其他一般的违法建筑,适用一般程序。
王文震:黄浦区城管执法局和区政府法制办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论证,共同研究制定了《黄浦区关于拆除违法建筑执法办案指导意见》(简称“拆违十条”),指导基层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
张鹏峰:但我也要捉个虫。如果把辖区内所有这类企业当作一个“森林”,虽然你们有这个一个“特种小分队”,但只能起到“震慑”作用。所以我觉得,不能只在几棵树上“捉虫”,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张鹏峰:工商、质监、食药监部门精英的汇聚,意味着人才的汇聚。有点儿像特种部队!对辖区内高风险企业突袭式地“捉虫”,做分析,并且彻查上游/下游,所以实际上,这是以高手对阵高手,这是改革中最值得推广和借鉴的。
叶青:把原来分散的职能部门集中了起来,并形成系列制度,反过来推动相关领域的立法。
叶青:看了浦东的这个项目,价值在于:通过监管,真正能发现问题,并且探索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陈振宇:这种“全项彻查”的形式,体现了行政调查的规范和专业性。
王清清:全项涉及“广度”,彻查关注的就是“深度”。“全项彻查”在我看来就是一般食品检查的“升级版”。
王清清介绍高风险食品行业全项彻查工作机制:抽调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的骨干力量组成彻查队,对高风险食品企业开展全项彻查,并形成系列制度,实现了专业性与综合性有机统一。
白瑞:在这个1873年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我们应该向所有在道路上指挥交通的警察同志致敬!
王亮:我们现在发现,礼让行人已经蔚然成风。我相信,在所有的交通参与者的支持和参与下,上海的交通状况将变得越来越好。
可以一起参与讨论哦!现在正在聊大家最关心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就是不造叫啥
有了有了!视频又能看到了!简直帅气 这都能直播!
交警总队副总队长 王亮谈客货车道分离的问题。
叶青,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张鹏峰,市律协行政法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 陈振宇,市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进行项目点评。
王亮,交警总队副总队长;王文震,黄浦区城管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王清清,稽查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交流获评示范项目经验做法
眼尖的!
笑囡
看到警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