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车站金沙博物馆站。图据@成都地铁。
金沙博物馆站有两大主题设计,第一个主题是《天地礼颂》,该作品取材于古蜀金沙文明的辉煌成就,作品分《生活》、《祭祀》、《抗争》三个章节,分别反应了金沙古蜀先民耕种渔猎的日常生活、祭祀天地的盛大仪式、抗洪治水的无畏壮举;第二个主题是《智慧之光》,作品记载了古蜀金沙文明的四大手工业劳作场景:烧陶、制玉、金饰、铸造。通过将先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与他们的智慧镌刻在一座由阳光和泥土锻造的耀眼丰碑里,再现古文明的璀璨与辉煌,让世人长久铭记先民的创造与辛劳。
现在,记者来到了金沙博物馆站,金沙博物馆站是7号线最具特色的车站,也是整个7号线文化元素的最大亮点。省社科院研究院、省历史文化学会会长谭继和教授用“成都人居家园的起源”来形容金沙遗址,他说金沙发掘了3000年前的少城文化,“读金沙就是读成都的历史”。从金沙可以看出,成都的文化动因是开放性的,这种文化的进入表现出一种包容的状态,成都的文化在包容的过程中有个性、有创造力,越包容,其文化成就、经济成就、社会成就、文明成就便显示出一种特别的状态。
作为成都的著名景点之一,由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闻名世界。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是古蜀人丰富的哲学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艺术创造力、想象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也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站装修方案充分结合金沙文化独有的视觉元素,打造出金碧辉煌的空间氛围,映射出古蜀人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天花利用建筑空间做了三联拱的设计造型,柱面采用金沙文化十节玉琮造型,并通过仿玉石材料的运用,生动形象的再现了古蜀人在玉器方面的造诣;墙面通过微晶石、钛金喷砂不锈钢两种不同材料的搭配运用,进一步烘托出古蜀文明的厚重历史感。
充满少女心的火车南站。
九里堤站图样展示
神仙树站
二仙桥站将铁轨、红砖墙这一显著的地域特征引入到车站空间的装饰设计中。
除了今天亮相的五个车站以外,地铁七号线还有不少特色车站。如神仙树站的站名因地名而起,神仙树这一地名又源自古老的故事传说。考虑到该站周边文化及站名由来颇具神话色彩,在设计上表现出了“神仙树”的底蕴与仙气;九里堤站则以主题艺术品《水利千秋》为特点,九里堤曾在成都历史上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成都是冲积平原,没有历代治水的功绩,也就很难形成四川“天府之国”和历代成都地域的繁荣。九里堤站的设计借九里堤引出成都治水文化背后的故事,旨在纪念与传承成都史上众多泽被千秋的治水历史。
同时,二仙桥站位于二仙桥北改片区,成片的低矮红砖瓦房,与铁路运输相关的厂房和仓储物流,是城市老旧面貌的影像。随着北改工作的推进,服役了六十多年的铁路也将光荣退休,但铁轨作为工业遗址被保护,成为成华区的重要文化景点,记者了解到二仙桥站将铁轨、红砖墙这一显著的地域特征引入到车站空间的装饰设计中,是作为对东郊记忆的一种传承。
据悉,七号线串联了火车北站、火车南站、火车东站、城北客运中心站四大重要交通枢纽,并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市域轨道交通放射线形成换乘关系。该线开通后,不仅标志中心城区骨干线路织密成网初步完成,并且将增加与各条放射状线路的换乘功能,极大地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使得客运转换更加便捷,大大增强整个地铁线网的客流吸引能力。
狮子山站主题艺术品是《如椽巨笔》,该作品展示了李劼人先生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以及在文学创作上谱写出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经典三部曲的高深艺术造诣。主题艺术墙通过深入挖掘“大河三部曲”里的经典故事场景,创造出多个场景和近两百个人物,结合淡彩的绘制手法与主体场景进行结合,将当时社会的民情风俗、起居服饰和特有的地形风貌融入画中,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将李劼人笔下成都社会各阶层的斗争及社会波澜壮阔的发展变迁,用细腻笔法进行了深入和生动的描述。
作为今天亮相的第三个特色站台,狮子山站在设计上用个性区天花结合建筑结构特点,呈现出典型的川西民居房顶造型,柱头顶部以菱窠故居木质连廊为造型元素,在充分表达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也注重空间通透性的氛围营造。
地铁7号线@成都理工大学 站的恐龙墙。好惊艳!!!!
记者了解到,7号线一次性建成38.6公里,是成都地铁截至目前一次性开通最长的线路。开通后,成都地铁将开启“井+环”网络化运营时代。也就是说,以后乘地铁从成都东门到南门,不用再到市中心“逛”一圈了,节省时间不说,路程也节省了,车票价格也会相应减少。
在灯光的照射下,墙面在不同角度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可以说是非常别具一格了。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了解到,理工大学站主题艺术品名为《马门溪龙》,作品分《恐龙家园》、《梦回远古》和《神秘星球》三个主题场景进行描绘,塑造出一幅以马门溪龙为主体的天府之国一亿多年前的梦幻场景。
看到面前的艺术文化墙时,不少记者都发出了感叹。记者看到,画面整体色调以蓝灰为主,表现幽蓝壮丽的河山、巨大萤紫的星球,游离漂浮的水母、深邃迷人的星空等元素,这些梦幻无比的元素被作者以极其大胆的想象,并采用独特的构图笔法揉为一体,使得整个画面呈现日月轮回的梦幻时空感。壁画采用具有地壳色彩的马赛克进行手工拼剪,更具现代设计感,使马门溪龙自在生活的美妙场景得到了最佳的体现。
现在,记者来到了理工大学站,车站紧邻理工大学,该校原名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学校拥有一座在西部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以地学类藏品为主的自然博物馆,馆藏标本丰富,其中拥有国家级及世界级的精品和珍品,如“合川马门溪龙”、“大竹重庆鱼”、“隆昌铁陨石”等。博物馆获得包括区、市、省、国家所有级别的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据工作人员介绍,考虑到这一地域文化,在车站空间打造上,主要以成都平原地址构造为设计元素,柱面以微晶石彩雕的工艺将地质岩层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寓教于乐;天花采用方通穿插处理,以抽象的曲线手法表现地质构造的特性。
八里庄站的蓝色装饰墙。
作为成都首条地铁环线,在站台的醒目位置可以看到两个环线线路图,一个按顺时针运行,一个按逆时针运行,顺时针是内环,逆时针是外环。
7号线车辆全列首次,采用LCD动态电子地图,乘客就可以通过屏幕,动态画面的切换随时掌握,环线信息、站点信息、换乘信息等更全面更人性化的出行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与现有线路不同,7号线列车和站台之间的缝隙还有亮灯,提醒市民注意间隔。
此外,7号线还将春夏秋冬四季色彩应用于标准站的装修设计之中,全线按照东南西北方位划分为四段,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种色系。夏季是红色、春季是绿色、冬季是蓝色、秋季是黄色。四个区段从大的装饰层面统一各站色调,柱面、墙面、个性区天花色彩相互呼应,通过太阳神鸟的造型灯具以及祥云图案做为共性文化元素,贯穿全线共性区天花。
据工作人员介绍,7号线文化概念主题为“城市动脉,炫彩蓉城”。全线按艺术设计划分为三个层级:设重点艺术站8座(金沙博物馆站、太平园站、理工大学站、驷马桥站、一品天下站、狮子山站、西南交大站、九里堤站),艺术站5座(二仙桥、神仙树站、花照壁站、火车北站、成都东客站),标准站18座。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了解到,7号线有8个换乘站,与已开通的5条线路均存在换乘站点。换乘站点分别为槐树店(4号线)、成都东客站(1号线)、火车南站(1号线)、太平园(3号线、10号线)、文化宫(4号线)、一品天下(2号线)、火车北站(1号线)、驷马桥(3号线)。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首先来到的是驷马桥站,一进入站台,映入眼帘的就是巨幅的壁画,该壁画将司马相如的代表性作品《上林赋》中的无尽风流和《上林图卷》中天子出行狩猎的情景得以还原,除了壁画以外,站厅的支柱也极具汉代风格,展示出驷马桥站的独有特点。
驷马桥站点内。
备受瞩目的成都地铁7号线即将在下月开通啦!作为成都地铁的首条环线,地铁7号线具备里程长、换乘站多、环线行车等特点。那么,七号线会经过哪些成都的景点呢?七号线的站台有又哪些特色和亮点呢?传说中的粉红站台是不是少女心满满哪呢?明天上午八点三十分,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将提前探访地铁7号线的特色站台,解开七号线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