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班学子到家啦
精彩回顾:
康乐班学子到家啦
康乐班学子列车上表达心愿
精彩回顾:
康乐班学子列车上表达心愿
我们这一次的穿越百年教育扶贫就到这里结束了,非常感谢三天以来大家对我们的关注与支持,感谢大家收看。
第一位资助康乐贫困学生的南通市民。
校史馆往来书信。
1996年以前,八松学校全是平房教学楼,后来才建成了两层的教学楼。
张绪武为八松学校献字,张绪武是张謇的孙子,今年已经98岁了。
牛载坤还是兰州理工大学第一任校长~
八松学校原名树风学校,是1984年改名为八松学校。
校名印章的历史变更。
八松小学的民俗馆陈列物丰富多彩。
康乐县树风学校校徽的设计理念。
八松学校的民俗馆。
学校的开心农场,孩子们能在这儿学农活。
树风学校1914年由牛载坤建校 创办学校时他只有27岁。
八松小学校长康志平接受记者采访。
八松小学的校训。
我们前方小编已经到达八松小学啦~
稍后11点我们将探访直播八松小学,看一下100年前牛载坤所建小学的样子。
从南通随行到甘肃的志愿者秦千雅小姑娘,她是南通中学的学生,在网上看到了报道,一直也很想帮助西部的小朋友。秦千雅听说孙建军的弟弟还在家上学,希望资助孙建军的弟弟,让他能和哥哥一起去南通上学。
爱心人士张建新。张先生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每年有很多压岁钱,可是西部还有很多小朋友上不起学,你能不能把自己的零花钱拿出来,自助西部的小朋友呢。他的孩子就说行啊。
前方记者采访附城初中的康柏春书记。康书记介绍,从05开始,选拔康乐学生到虹桥二中读书,从一开始每年选2名到6名,选拔方式主要为考试和面试,选择的时候会倾向农村贫困孩子,至今为止有21名康乐学子考上了一本大学。
家中炕前的书桌留着孙建军儿时的回忆。
孙建军获得的一部分奖状。
孙建军家中客厅。
孙建军家的厨房,还在使用柴火灶台。
建军爸妈结婚的画。
烤箱是室内唯一能取暖的。
孙建军家~
孙建军带给弟弟的礼物,弟弟很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