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减轻灾害风险研讨会结束,感谢大家的观看!
压轴出场的是四川省民政厅李谦仁给我们分享四川灾后的一些重建,以及中国的抗灾能力
现在播出的这个视频展示了灾害过后菲律宾的一些人民状态,以及政府的应对和抗灾能力
菲律宾国防部民防办公室、国家减轻灾害风险和灾害管理委员会业务服务处处长埃德加·珀萨达斯在介绍菲律宾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现在在对菲律宾这个国家进行概括
第四专题:《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优先领域4:加强备灾,让灾区重建的更好 由缅甸灾害管理司副司长赖来埃主持。搬好小板凳咯~
中国—东盟减轻灾害风险研讨会中途休息,不要走开,小编马上回来哟!
在印尼,使用SASOP这样的系统来应对国际合作、灾害管理等等情况
维拉丰·西索姆正在以印度尼西亚龙目岛地震作为案例剖析。在这次案例中,印尼政府首先在疫情检测上不留余力。很多数据收集都提供给当时印尼灾难响应负责的机构。
维拉丰·西索姆说道,灾害应对除了水质水源,当地的卫生状况也值得考量。比如在洪水中,很多传染性疾病爆发,所以爆发灾害后,政府在疫情和救灾物品上会不留余力。
老挝劳动与社会福利部社会福利司、国家灾害防控委员会秘书处副司长,维拉丰·西索姆万分享老挝灾害应对案例。首先介绍老挝的国家概况。
现在在介绍第二部分:防灾减灾标准化的情况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副处长张鸿飞陈述关于“一带一路”与标准国际化讲话,一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什么是标准与标准化?
AHA Centre信息通讯技术官员瑞斯蒂安托·伊拉万发表讲话:AHA在东盟灾害应对中的作用
关于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赛霓出息演讲,旨在于投资于减少灾害风险,提高抗灾能力。接下来将会邀请一些嘉宾对于AHA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东盟地区的一些发展举措
李谦仁建议,对于灾害减轻上的首要任务,不同的国家要考虑到不同的环境。但是希望能采用同样的语言和体系来处理这些问题,尤其是东盟国家
提问环节,谭氏花针对越南的人民委员会是什么做出解释,在出现灾情的时候第一时间响应,并对政府提供支持。
她开始介绍越南应对灾害的风险协议和框架结构。大家可以看到越南有很多不同的灾害,不同的社区都有应对的不同委员会。普通大众委员会、农村委员会来协助政府来面对灾害时的应对。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灾害管理署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官员谭氏花对越南灾害管理情况介绍
这是整个缅甸的抗灾行动守则,并且他们会通过网络会议对人民进行防治灾害培训
缅甸灾害管理司官员,苏南达敏分享缅甸灾害应对案例经验
张磊介绍说,安卓、苹果都可以使用这个灾害应急APP,这个APP还有4种语言供使用
张磊说,利用手机的终端平台来应对灾害是一个不错的措施。现在开始介绍平台的设计
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张磊发表讲话,介绍社区灾害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
他说,在文莱,不管是在地区还是国家级别政府,都经常鼓励员工参加一些研讨会。通过这些论坛,会来学习改变这些灾情。
午休结束,研讨会继续进行。现在是文莱方面在发表关于灾害应急响应及能力建设
现在进行会议午餐,下午的会议1点半正式开始,敬请期待!
感谢马来西亚和中国海南的发言总结,我们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沟通。今天上午的第二个议程到此结束。
马来西亚代表回答灾害评估以及灾害应对方面的相关问题:对于灾害应对问题马来西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但我们组建了很多防灾论坛来讨论这一系列的问题。
坎特伯雷大学管理、市场营销和创业学院灾害管理学博士李谦仁提问丁圣先生:应急管理体系在省市落实时,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吗?
缅甸代表提问丁圣先生:如何把监督团队进行统筹,如何更好的把这些团队派遣到受灾地区。
下面进入各国各地区的防灾减灾措施讨论环节
海南省民政厅救灾处丁圣处长说:防灾减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南省高度重视,主要表现有: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灾害应急处置、加强防灾工程线建设、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加强科技能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