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直播到此结束,我们下次再会!
【区块链圆桌论坛】邓远辉: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下降了非常多,这是寒冬,但是从区块链行业我反而认为现在不是寒冬,我的体会非常明显,去年8月9月的时候我身边包括创业的人说我要做区块链的时候非常少,但是今天基本上我周围的人都在思考我用区块链解决什么问题,我要做什么事情,而且大家都说区块链是一个颠覆性的东西,从行业发展来讲,我认为不是一个寒冬,可以说是一个初春。
我们做这个项目跟很多国家包括政府和国家银行,都会和他们沟通交流,因为都有合作,我得到的信息和信号都是非常积极的,各个国家政府都在思考我应该出台什么规则和法律让市场变得更加规范,而不是要干掉。
【区块链圆桌论坛】蔡锦煌:
我们公司当初是单纯挖矿,我们做的这个投入可以产生盈利,慢慢接触多了之后我们发现现在有一句话说互联网是信息的传输,然后区块链是价值的传输,大家如果说听说过区块链的话,肯定会知道比特币,这是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我们觉得未来比特币不只是第一个被关注的点,未来越来越多的应用会被应用,所以我觉得不是坏事,市场的重新洗牌会去除一些泡沫,让生态更加健康,未来我希望更多人关注区块链这块。
【区块链圆桌论坛】陈潜:
从事这个行业是我重新的创业,我们把区块链称为价值互联网,因为有了区块链,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形成了闭环,以前是有信息互联网,到后来有价值互联网,当时我记得我们现在区块链行业的人说这是两个平行的世界,我们相信区块链的世界可以真的改变世界改变生产力,可以应用到我们非常多的行业当中。
去年年底区块链是最火的时候,我们当然不能仅仅是以比特币或者数字货币的价格衡量,我们要看整个行业处在一个什么时期,整个区块链行业最困难的是没有好的公链和可以承载的设施,整个链圈一直是蓬勃发展,我们认为链圈冬天已经快要过去,春天快要来了。
区块链可以真正让大家的社会生产力获得很大的提高,大家说的共享模式在区块链上是真正可以获得发展的,不同行业的发展者从现在可以开始拥抱区块链。
【区块链圆桌论坛】主持张俊勇:
前面大家提到区块链几个东西的时候,就感觉到是未来,但最近到去年和今年发觉好像开始有点乱套了,很多东西没有监管,还有感觉到忧心忡忡,你们觉得呢?
接下来几位嘉宾都是家里有“矿”的,是什么“矿”呢?一起来关注!
【区块链圆桌论坛】
圆桌对话主持人:香港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香港区块链学会主席 张俊勇
对话嘉宾:
倍链资本创始合伙人 陈潜
区块链银行MXBank联合创始人 邓远辉
熊猫矿机联合创始人、合伙人 蔡锦煌
极光量化董事长 陈华实
如果我们回顾过去三十年或者过去二十年,对于创业来说,最核心的两大动力一个是技术的创新,从100万到2个多亿,互联网十年的发展,技术的变化是基础的动力,围绕这个变化会有非常多的机遇,随着互联网覆盖的增加,用户需求导向的创业也越来越多。
所以创业创新最重要的一个是技术,一个是需求,所以我们创业的时候,你如果可以抓到这两点中的一点,或者这两点的结合,就会成为一个有风险投资人关注的项目。
宏观经济一股票市场一风险投资
1)经济周期为创新者带来机会
2)风险投资与股票市场有明确的时间差
3)风险投资是资本市场的补充
拥抱经济周期
所以我们的理论是我们要拥抱经济周期。第二个事情就是现在很多创业者觉得现在没有什么风口,前面几年是移动互联网,我们对风口的看法是曾经团购是风口,我们还记得千团大战,汕头应该当时也有,大部分地区都有,千团大战最后的结果就跑出了美团一家,越是这种潮流的东西,对资本的消耗也越来达到极限,所以与其去选择一些在风口上的项目,你更多的还是应该关注商业本质。
你要敢于抓住机遇,但是更多的是抓住商业本质,这是我们最基本的看法。还有一件事情也有很多创业者经常会问我说你们投的项目我也看不懂你就投了,我觉得好的你不投,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关注的主要就是一些能够快速成长的有变革性机会的项目。
【场外独家·采访大咖】直播线路二,我们正在采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魏雁滨。
教授本身是潮汕人,自幼在港长大,后来读书后有时常回家,此次回来潮创大会,觉得大会办得不错,新的知识和外界发展经验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潮汕的发展。
此次回来,感觉汕头变化非常大,说明这几年汕头还是有好的政策指导,我对汕头还是有很多期待的,因为汕头市改革开放的前沿,希望多办类似的活动,助推潮汕的创新发展。
汕头如果要走出去,东南亚还是重点的地方,跟侨胞合作,现在又处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时期,而且有政府支持,汕头走出去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杨巍,盛大风险投资合伙人。90年代任北大方正研究所所长,筹建方正数码并成功带领在香港上市。2010年与陈天桥成立盛大资本,投资过阿芙精油、雕爷牛腩、周末去哪儿、暴走漫画、美啦美妆等项目。)
第二个就是股票市场,说股票市场不好了,你们做风险投资的还是要通过上市来退出,股票市场不好你们是不是就不做了?我们投资一个公司从开始到上市大部分公司都要五年八年,比如美团五年,可能有些公司要做十年,比如当当网,正好经历了十年的时间,所以我们其实关注的是三年之后和五年之后的市场,所以这两个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差。
还有一个就是关于资本市场紧缩对市场的影响,通常我们管理的资金体量比如1万家公司管理的体量是1万亿,对于投资人来说,股票市场好的时候,你有30%或者50%的会忽视配制一部分的资产放到风险投资的这个领域,但是市场不好的时候,你发现好像股票市场上你也没有30%的回报,甚至你买8%的产品也买不到,这个时候你会冷静地意识到风险投资作为资本市场的配制在你的比例应该有一定的占比的。
小即是大创业投资合伙人杨巍主题分享《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与启示》
我分享自己的体会,主要有三个事情。
第一个事情就是市场经济里面周期是一个规律性的事,低迷的股票市场和风险投资以及创业者有什么关系?对于风险投资人来说经济周期是给创新者带来新机会,通常在创新的过程中,传统的大的公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百度除了做搜索,可能也做自动驾驶和语音交互的音响,但是当经济收缩的时候,这些公司都会把自己主要的人员和资金,投入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所以这个时候就会空出一些市场机会给创新者。
最后我要讲的就是开放赋能,人工智能需要复杂的算法,需要很多的资金。为什么?因为复杂的算法背后就是人才,人才就是钱,计算力就是钱,机器也是钱,你看到我们新闻行业的几个阶段,第一个就是头条和一点资讯,我做个性化的新闻资讯的APP了,还有传统的网易他们也是个性化的分发,第二个就是大家意识到这么大的一个流量入口,这么多的商业价值,所以手机厂商也开始出新闻资讯。
还有一个就是开放平台,连接了一个应用开发商比如说你是做母婴的,但是我做泛新闻咨询的APP,我有很多母婴的内容,我们一起融入,最后在你那里分发,这样你就可以获得更长的用户时长和用户停留。
我们说说信息流的发展,第一个是产品形式,第二个是用户需求,第三个内容生态,第四个行业监管,第五个是开放。
你看到一步一步走来都是我们产品对技术的诉求,推动了技术的演变,人工智能的出现不是像孙悟空蹦出来的,我们的推荐系统是有多个末每天会有海量的用户反馈数据的这么一个系统。
第二个我们讲用户需求,个性化的推荐首先是高效,所以我们就能够做出非常高效的推荐,但是缺点就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机器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用户点击是一个非常单一的标准,我们要建立多重标准,我们要建立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的平衡,我们要看对整个生态个影响,而不仅仅是用户指标。
下面我讲的就是内容生态,内容生态最早你看到的新闻全部都是编辑写的,要么就是人民日报的编辑,要么就是新华社的编辑,这些人都是专家,但是慢慢地我们涉及很多人有创作欲望,他们有时间多,他们向获得个人满足感,我们就出现了自媒体的平台,让每个人只要你提供你足够的信息,当然你不能让一个没有个人信息的人随便在网上发东西,但是你只要提供了这些东西,你就可以发文,这是自媒体平台。
再往下就变成了叫MCN,你可以认为是很多的自媒体抱团产生的机构。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人工智能可以感什么?人工智能其实在所有的环节都可以帮助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是千人千面的人工智能,但是内容生态人工智能其实也可以帮助我们,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平台我们的用户缺乏什么样的内容,可以引导我们去发表。
我们看看人工智能需要的四个要素。
第一个就是场景,第二个大量的数据,第三个改变计算,第四个就是算法模型,满足这几个条件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
信息流其实也是一个人工智能非常延伸的场景。它的场景是什么?就是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我要推荐那么多给你,什么是最适合你的,还有大数据,我们有很多新发现的内容,也有非常多的用户。计算能力因为信息流是非常具有商业价值的一个业务,大多数公司都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去优化它的业务,所以我们的计算能力也是非常强的,第四个就是算法模型。这个比较复杂,我们现在的算法已经是到了之前很难想象的地步,从这点来说信息流是人工智能一个很漂亮的应用。
一点资讯CTO孙峥主题分享《信息流的未来和人工智能的机会》
孙峥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之后毕业于Duke大学,取得了计算机科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曾就职于微软、谷歌、云壤、奇虎360和乐视等大型及创业型企业,在搜索、算法、大数据、广告技术、工程等领域有多年的实战积累,及丰富的技术团队管理经验。
【茄子快传COO王超】
第二个是机会规模的逻辑。
我们经常会看见机会,这个机会可能给您的企业带来100万1000万的利润,但是也可能给您的企业一个转型和更开拓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不同级别的机会,互联网的角度来说首先是够能性的机会。
我们说机会这个东西是我们的双手创造,结构性的机会不是我们创造的,而是当代的时代给我们的,因此现在我们在全球的市场上看到了结构性的机会,大家想想正是因为经济的变化而把这个放在我们面前,而不是我们创造的。
最后我说一个增长的逻辑,我们经常说增长是第一推动力,什么意思?推动力大家听起来说增长是一个好词,大家都说增长,增长本身是带来一切机会和收益的源泉,各位朋友要知道增长会带来混乱,比如组织结构的混乱,或者增长的时候我们知识结构跟不上了,或者我们踏入新的市场他占我们新的业务,发现水土不服,这就是增长,但是我想说的增长是第一推动力,大家千万不要停下来,试图解决问题之后再增长。
第二个什么是增长?今天五块明年十快这不是增长,还是缓慢的变化,我们要的裂变式的增长。个的裂变和持续增长都是我们整个增长里面的逻辑,最后就是说不管是公司的业务还是公司的规模,大家的交流都是员工的未来发展道路在哪里,这些都是逻辑。
PPT上的图片是非洲、中国、印度的人口年龄分布表,从下往上是年龄从小到大,左男右女。五年十年之后,下面很“窄”的人群,将赡养上面很“宽”的人群。现在的印度就是1979年的中国,我希望大家跟我一起,与趋势同行。
【茄子快传COO王超】
在2018年第一季度IOS商场和谷歌play全球APP的排行榜上,茄子快传排名第六。
SHAREit(茄子快传)未来的愿景是新兴市场上最大的文件分享入口,也是用户的内容来源;未来提供在线视频,做本土版的YouTube。
我们希望让数字内容可以被平等获取,我们特别强调平等这两个字,不管这个市场上的网络状态是什么问题,我们都希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取数字内容。
我希望和大家谈一谈非常干货的东西,就是出海之后三个逻辑。
第一个是红利的逻辑,大家对互联网比较了解的话,在2017年其实当时整个互联网圈有一个说法是中国的互联网进入了下半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互联网因为人口红利的问题已经不会有新的企业出现了,已经到了存量不是增量市场了,结果发生了什么?所有的互联网媒体人啪啪打自己的脸,最大的地方就是他们都看错了,大错特错,因为在过去的2017年有3家企业从所谓的这种说法中崛起,拼多多、快手、趣头条。
【茄子快传COO王超】
拥有智能手机后对数字内容的极度渴求与落后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
我们有15亿用户,印度占33%,我从美国回来之后我在印度已经去了四五次,我发现印度是一个非常矛盾且统一的国家,怎么形容?一般来说把一个市场的发展看成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基础建设,第二个是网络基础建设,第三个就是人民群众对互联网内容的需求。
在印度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它的一线城市相当于我们的三线,它的互联网建设相当于我们的二线,但是他们的人民群众对内容的需求和我们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这里面我们发现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机会。
【茄子快传COO王超】
茄子快传是迄今为止速度最快的跨平台近场传输软件,可支持安卓/苹果/电脑/WP等设备及三十多种国家语言。
我们很大,同时也很小,15亿的用户和300名员工,这是什么概念呢?
很多人问我说我们在海外做得那么大那么远,为什么?很多用户买了手机,但是当地的网络有问题,由于基础建设的问题,导致他们可能网络质量有问题,再有或者资费太高一般人消费不起,这些都是非常大的挑战,这些都是和中国美国的情况大大不同的,这也是我们SHAREIT那么大用户量的情况下还那么神秘,我相信很多人没有听过,因为我们国内的用户量也不大。
接下来,茄子快传COO王超主题分享《新兴市场的冰山一角》。
在此介绍一下魏雁滨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荣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资深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志愿者学院客座教授、《青年探索》编委会副主任、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理事,2006—2010期间任国际社会学会青年社会学研究委员会会长。
魏教授讲述“一带一路”出海之路分别有哪些机会和挑战
我们从机会来讲,我们综合起来就是以下几个,第一个很好的项目要政府推动,政府要有一个支持在里面,在我爸爸妈妈那个年代,或者再早一点,他们出去的时候政府基本上不会给你们什么支持,很多人为什么出去?就是为了谋生。当时你会看到我们很多海内外的华侨他们都可以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创业,而且现在很多人都做得非常成功,而且我们在座的一些企业家。
所以在一这样的一个机会里面,政府给你的支持和过去真的是有天渊之别。另外一个基本上有很多国家他们都是新发展的,它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市场,他们去做的基础的建设都是比较大型的。但是我觉得我们很多人基本上可以做一些不是很大的企业,这些新发展的国家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大家都知道资本和资源的流动来讲,这几个流动是非常大的。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魏雁滨】
“一带一路”出海之路概念框架:
1)知识(理论与实践)指认识能力,是力量和成功元素,创造机会,一箭中的,减低成本,化挑战为机会;
2)发现指找到新事物或故有现象的突破点,特别是需要或问题的发现;
3)行动是机会把握、面向挑战的具体实践行为,是出海的实际表现。
2013年政府倡导“一 带一路”跨地域经贸合作发展计划会,参与国和地区逾60个(其中海上丝绸之路西到印度洋,地中海一带,南到南太平洋)、总人口逾65亿、约占全球人口65%贸易额40%、总GDP40%、丝路基金逾500亿美元,亚洲基礎設施投资銀行资本1000亿美元,投资规模已有数千亿美元。
计划的市场庞大,创造大量发展机会,也出现许多挑战,如何把握机会?克服相关挑战,光大前人出海之路呢?
来听听魏教授怎么说~
魏教授一口港普瞬间让小编有点在看TVB的感觉,也就很可爱了~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荣誉教授 魏雁滨 主题演讲《一带一路的出海之路: 机会与挑战》
汕头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伟红致辞。
下午直播现在开始!汕头市贸促会会长程晓群首先致辞。
短暂休息,下午的分享更加精彩,敬请期待!
姚俊峰:
我创业的初心有两个阶段,创业的初心非常地简单,就是大部分潮汕人的心态就是我想做一个老板,我22岁的时候第一次创业,那个时候很难过以后有什么高大上的目标和方向,就是想做一个老板。
第二次创业的时候我也成熟了,我开始把我的创业梦想加上一些高大上的元素在里面,比如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想改变什么,第二次我会给自己一些明确的初心,就是我想改变中国人买车的方式,我希望给这些用户提供更方便的更便利的功能帮助他们可以更好更快地买到汽车,从最开始做内容到聚焦用户,去把这些用户反哺给线下,让买车的卖车的都可以在这里很简单地完成交易,从商业本身来说初心就是我希望改变一些事情,去给买车的用户代理一些方便的体验,所以创业的初心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事情,能做多大,最原始的动力是你想做这件事情的原因。
陈李江:
首先我们公司创始的时候我们的团队大部分都是技术出身,我们希望上了那么多年的学,学习到了一些技术,能够把技术落地到产品,而且这个产品可以很多人来使用,这是我们的初心。
后来我们发现一个技术要非常快地被用起来,要看你进入了什么行业,我们调研的时候发现教育这个行业很奇怪,从世界上来看,每个国家都离不开,但是中国在这么快的发展当中,内容在更替,但是教育模式和理念都和几百年前是一样的,还和我们中国传统的中医很像。所以阿凡题最初想做的就是用西医式的模式改变中国的中医式的教育,让老师的时间可以回到关心学生的那个点上,而不是花费时间到一些并不是很准确的诊断过程,这个是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非常核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