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自古以来,中秋佳节,月都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大宋御河,不是皇宫中的河流,而是市民的亲水乐园。时光流逝,如今已不是北宋王朝的东京了,辉煌如过眼的云烟,河流写下沧桑的遗韵和繁华的旧梦。那种河流托起的东京梦华,那种因水而四通八达的交通位置,千百年来一直萦绕在线装的史册和都市的想象之中。今天的直播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收看,网易河南祝大家 ~中秋快乐~
自古南京秦淮河,不忘汴梁俏御河。御河旅游局张老师动情诉说御河在咱们开封人心中的绝美佳境。
宋韵御河边重现天古第一词《念奴娇》
吴刚扮演者由咱们汴梁城郭华先生饰演,一首吟唱宋词,将我们带回汴梁盛市。
过了天波桥就来到了杨家将的天波杨府。
汴梁御河边在靓丽灯光照耀,廊桥上重现关于刘永的一段佳话。
苏轼先生由大宋御河艺术总监王雁祥亲临扮演,完美重现当年苏轼诗情壮意。
一曲《花江明月夜》回荡在汴梁御河河畔。
大家来猜猜这里有哪位名人诗客,古时神仙?
在杜甫的诗作中,有许多描写月的诗句,据不完全统计,杜甫的咏月诗有一百多首,有很多妙语佳句,传诵千古。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
拜月风俗始于魏晋,盛于唐宋,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与农事巧妙结合,把月圆之夜作为举国同庆的节日,使得原本纯粹的自然现象有了丰富的人文寓意。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的古迹。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抒发家国情怀。中秋之夜,御河景区将在春华园拜月亭举行御河中秋“东坡拜月”活动演出系列活动,同时还将在此集中向游客及市民展示宋代“玉兔玩筝 东坡拜月”的场景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