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论坛到此结束,真是满满的干货,小编回去也要细细回味,感谢大家收看和关注2018广州国际创新节!This concludes today's forum.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to the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Festival in 2018.
阿德•罗默: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大脑,有时候人会自欺欺人,我们要去了解自己的生物属性,辨别在自己身上留下的文化烙印。如果文化属性和生物属性非常契合,这个人会自然而然向上走。有一个哲学家说过,你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事,但是并不代表你的欲望应该存在。我们要去审视自己的愿望,是否符合自己所在的向上文化的主流。不要一味去相信,对自己所拥有的印记要有所思考和反省。
阿德•罗默:不同文化对成功的解读也不同,有一些崇尚优胜劣汰,有一些注重个人实现和幸福。我们的这些创新想法是不是有"向上"的倾向?确实对于投资人,最重要的事是利益。但是这个项目会不会让整个社会往更好的方向走,是不是符合当地文化的优秀面?我觉得这个也要去考虑。光有创新的种子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创新的生态圈去培育这颗种子。
阿德•罗默:有一些国家的文化更多是注重行动,没有很多时间去空想。人会受到生物属性的驱动,人类会受到大脑控制。同时因为左右脑的差异,人类有了男女行为之别。大脑的皮质会不断促使我们往前走。有一些人的大脑皮质层的活跃度高,就会擅长创新,相反就会比较按部就班。这在职业选择上面是一个重要因素。
阿德•罗默:德国的谢谢是表达一种思考和同理心,而意大利的谢谢是表示神的眷顾,中国的谢谢是来源一种谦卑的态度的表达。不同的地方,"谢谢"在各自的文化根源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你唯一能带走的财产,就是你的头脑。所以我很喜欢学习,我也很喜欢这次创新节的主题。
阿德•罗默:我们首先要理解任何文化都是相互连接的,我们有一些一直伴随着我们的远景。我是墨西哥人,当我是一个小孩的时候,我对美国的巧克力很憧憬。但有人跟我说巧克力对小孩有伤害。爱好和习惯从小开始陪伴我们一生。小时候被按照怎样的观念培养,长大之后就会倾向接受和观念相符的事物。
现在是阿德•罗默发表演讲《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
朱敏:用科技改变现在的生活状况,比如盒马鲜生,让整个消费市场更有温度。
周旭:经济学上有一个套利的概念,贸易战其实存在新的套利空间,美国对于中国的技术引进,还有海淘,其实可以用套利去解释。
郭振:的确是要看税费,去看有没有套利的空间,所以你可以看到满世界的中国消费者。
斯特凡诺·帕萨雷洛:中国消费者现在更加关注汇率,宁愿飞到东京去买也不在香港买。
朱敏:中国产业的赋能和供应链赋能已经在发展,虽然中美现在贸易战,但在未来,我们会看到中国会有一些智能制造品牌诞生。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制造端能拿到的微薄利润了。
周旭:技术对生活习惯的影响很大。杭州有一个虚拟试衣间,一开始我是拒绝的,第一个这不是我的习惯,第二交互体验不是很好。但我觉得未来交互做得好的话,在具体的消费场景内,我们会改变人们的习惯。
斯特凡诺·帕萨雷洛:你们觉得自己是传统的人吗?对虚拟现实感觉如何?
周旭:我对虚拟现实印象最深的是pokemongo游戏。美国原来晚上很少人出来玩,但是因为这款游戏,他们晚上都到公园里去找小精灵。另一个故事是校园欺凌,我们可以用互动游戏去提高小孩子的情商。第三个是自闭症,也是技术应用的场景。
郭振:我想这个问题要回到几十年前看一下。就拿咖啡来说,以前的人喝咖啡是因为里面的咖啡因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但现在我们会去星巴克喝一杯昂贵的咖啡。苹果商店里面也不会有人给你推销,直接让你体验产品。周末出去玩的时候我们也注重分享我们的体验,这样其实可以彰显自己的个人品味。我之前在西班牙的时候,将自己的经历拍照,放到社交媒体上。有一句话是,如果你不晒,就相当于你没有来过。
斯特凡诺·帕萨雷洛:现在消费者会到处飞,去海淘网购,用共享车,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以前只要有东西就行,现在更强调体验。你觉得趋势是这样的吗?
最后一个座谈是《趋势驱动下的创新和风险管理》,霍克斯福特公司总经理斯特凡诺·帕萨雷洛当主持,出席嘉宾有:求实室内数据分析和反应系统公司联合创始人施乐·卡卢瓦特、勇士风险投资常务董事郭振、远迹投资的朱敏、美国阿帕卡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周旭。
马克·迪圣尼蒂:车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隐患,就像刚才说的,被黑客掌管了方向盘是很可怕的。我觉得政府要先达成共识,在全球范围内制定统一的条例。
让•达奈:我觉得现在没有隐私可言,我觉得要靠政府通过立法和执法去保护用户隐私。同时用户要意识到,提交私人数据是为了去交换一种服务,我愿意达成这种交易。
和为民:信息安全问题其实是和行驶安全同等重要的。信息安全防护还是非常薄弱,在中国做车联网,我觉得要把选择权留给消费者。就像安卓,数据很容易被查到,但是为什么大家都在用?因为它很便捷。
马克·迪圣尼蒂:路上我们可以收集到很多的数据,如果我们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实时共享是很好的,但是这对政府来说是很大的压力。
江勇:我觉得车是最重要的,在进行驾驶的时候能让我们觉得安心。第二,就是能够保证我们之间能够进行连接。另外,就是法律法规。家里的系统和车的系统还没有连接,我觉得这两个的连接是未来的趋势。这两者结合会给未来带来更多好处。
马克·企迪尼圣蒂:我认为100%实现车联网是两方面的问题,要不就全部都是自动驾驶汽车,要不就是全部都是人驾驶的汽车。
让·达奈:我觉得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100%车联网,要完全替代现有存量的汽车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革命还没开始,可能从2020年后才开始。
和为民:小鹏汽车结合用户体验做了很多整合,例如个性化推荐。在中国提到车联网,跟美国欧洲的概念还是有区别。中国比较强调的是互联网,而美国与欧洲更多的是强调车与车,车与路的融合。未来车联网和物联网也会出现融合的态势。现在联网是大趋势。
江勇:从技术层面说,网联汽车是一个比较遥远的问题。可以从两个两个步骤来说,第一个是基于现有汽车下的网联发展,第二个是未来的品牌汽车怎样实现发展。
马克.迪尼圣蒂:有了互联汽车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大概二三十年前,航空就实现联盟,车联网从某种程度也是一种联盟。
让·达奈:我觉得网联汽车是一个新技术,我们也在不断了解,了解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可能性。在未来我们也在探索网联汽车有什么模式,下一代汽车会有什么基础架构。
接下来是一个关于《车联网的未来》的座谈,由奥森游戏公司首席技术官、创业磨坊负责人亚迪·迪桑迪主持,参与座谈的嘉宾有:联合集团首席执行官让·达奈、亚美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江勇、小鹏汽车车联网技术总监和为民、卡内基梅隆大学副教授-路博特人工智能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迪圣尼蒂。
邓楠:AI是否会取代人类?我们看到大部分场景AI辅助人类,少部分场景AI取代人类。AI也有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比如自动驾驶和强人工智能。AI落地成本也很高,需要数据和标注,定制AI的工作量大,泛化程度小。AI将在大量重复性工作的领域起到作用,安全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