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乎乎的嘉宾观点集锦出炉~
主持人:都说生活需要些仪式感,但是听完刚才与台上嘉宾的交流,让我觉得艺术感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可以看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解读其实是多维度的,希望各位朋友未来在生活中,都能活出自己的艺术感。 至此,“当艺术照进生活——如何打造日常场景中的艺术感?”论坛已经接近尾声,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感谢艺术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明年博览会现场再见。
闫占城:希望未来艺术越来越多,《大地艺术家》一直拍下去。
李晶:艺术是面对实体的问题,而不是虚幻的评判,更加回归对于人性的关怀,无论未来科技如何发展,自始至终,艺术提醒我们的是:人如何称之为人,人最不可替代的价值的那一部分,是艺术存在的根基和对人最大的意义。
赵歆宇:不可否认,艺术并非是普罗大众的共识,并且在未来也一定不会成为普罗大众的共识。但是我觉得艺术会以更多的形式去出现并且传递。因为人类的科技、理念和生活形态是在不断的发展和改变的。所以艺术肯定不会只是作为单一的艺术品去提现。很有可能更多的是观念上的,甚至是精神层面的一个传递。
丁浠文:未来艺术带给人类的可能是一种深层的灵魂记忆,形式有可能更加极致,而非科技感。与现在的不同可能就是不再具备或是不需要具备金融属性。
邢超:多元化、数字化、虚拟化已经是可见的趋势和发现,但我还是无法想象未来的艺术是什么样的,如果可以被预测,那就不是艺术了吧。不过,我能肯定的一点是,艺术的地位只会日益重要。
主持人:各位能否畅想下,艺术在未来是什么样的?
闫占城:与艺术互动的过程中,让我性格逐渐沉淀下来,越来越沉静,体验和感受都会不同,对我影响最大。
李晶:艺术在生活一点一滴渗透中,潜移默化发生了变化,别人对自己的理解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互相影响吧算是。
赵歆宇:艺术奠定了我的生活基调。生活会给我带来灵感,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丁浠文:十几岁开始接触专业的绘画训练,开始从一个害羞胆怯怕黑的小女孩,变得勇敢而善于表达,以及会和大自然对话...
邢超:有变化是必然的,我原来所在的领域能够接触到的就是身边上下游的同事和他们提交上来的用户需求,现在更多的是直接与艺术行业、艺术家以及我们所服务的客户对话,能够更直观的感知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声音,有趣的艺术家和有温度的作品,也让我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非标准化”的元素,感觉我自己的边界也扩大了,有了更多可能性。
主持人:接触艺术工作后,各位是否发生了变化?
丁浠文:除了有趣的故事,更多是感动的故事,《大地艺术家》告诉我们,艺术不是都是晦涩,也有很多通俗易懂的。
闫占城:参与《大地艺术家》对艺术家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创作方式的变化是其中之一,另外在几百人的注视下创作,感受就特别奇特。
李晶:近期会把想法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实践出来,比如回家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用视频语言进行呈现。当我开始尝试用有趣的方式表达的时候,发现它们可能更容易让大众接受。
赵歆宇:我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很多事情是艺术来找我,对创意与设计的追求让美食与艺术随时可以相遇。人们在宴会中的反应也会激发我的灵感。
丁浠文: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前所未有的,艺术虽然依然需要被供养,但是不再是权贵的特权,而是需要更广泛的人群。作为艺术机构,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把艺术push给大家,信息在这个时代是对等和无障碍的。《大地艺术家》就是这个前提下诞生的。
邢超:网易艺术的slogan是“越艺术 悦生活”,第一个越是时间与空间的跨越,第二个悦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的愉悦,我们希望能构建起艺术与生活的桥梁。与台上其他嘉宾相比,媒体日常接触到的群体绝大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小白”,如何用准确又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优质的艺术内容阐述给他们,是我们最重要的日常。实际上这相当于一个“转译”的过程,要把艺术行业的语汇转译为网民可以理解的语言。我们在这方面做过多种尝试,从前两年大火的直播到现在当红的短视频,我们在大众愿意接受的范畴里传达我们理解的艺术是什么?艺术家是怎样的?就像我们在做的一个人物原创短视频栏目,《100个有腔调的人》,栏目希望能带领观众走近真实的艺术家,也呈现艺术家对待世界不同的那一面。
主持人:各位又是如何践行上述理念的呢?
闫占城:没有真正思考过这个问题,多年的创作过程让艺术和生活已经融为一体。
李晶:我们应该承认是有边界的,作为艺术家来说,我们的实践就是为了不断尝试去触碰这个边界。
赵歆宇:艺术与生活无边界,但是生活与活着是有边界的。当你对生活有要求的时候,离艺术就更近了。
丁浠文:无边界。艺术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艺术家来说,保持生活中的某种状态,才能让创作持续。
邢超:先回答艺术与生活是否有边界吧,在没有接触这个行业之前,我确实觉得生活和艺术离得很远,艺术很难懂,艺术家高冷又神秘。但当我工作中必须与艺术产生互动并且越来越频繁之后,我就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我个人的理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再晦涩也逃不出他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反的艺术行业比其他任何一个领域都更包容和开放。我不否认在某种层面上艺术与生活是一定是要建立“界限感”的,但在另一种维度里,艺术与生活是不存在真正的边界的,那些动人的艺术,范本必然在生活中有迹可循。
主持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各位是如何看待的?它们是否存在边界?
现场气氛感受下。
闫占城:艺术教育与启蒙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家庭生活中很多环节都可以与艺术发生关系。
李晶:生活很珍贵,艺术为生活增加了很多故事和记忆,房子虽然是租来的,但是艺术让它变得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