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探寻湘江源——湖南青年学子生态环保公益行”到这里就结束啦!网易湖南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看到,为了保护湘江源头,永州市和蓝山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们相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推进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坚决打赢湘江保护和治理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我们能用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江碧水”,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2018年6月,省委书记杜家毫来到湘江源地区调研,就是在这里直接喝了三口湘江水,足以见得这里的水质有多好。这一次,蓝山县县长及县政协主席也邀请了几位青年学子一起来尝一尝。
学生提问:就湘江源保护,蓝山县委县政府着力做了哪些努力和工作?未来还有怎样的计划和展望?
县长魏和胜:大家好,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生态立县。二是防治污染,近三年县财政投入生态环保资金4.5亿元,带动社会投入8亿元。目前,全县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优良率93.7%,森林覆盖率73.22%。三是绿色发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有机农业等产业,提高绿色发展的“含金量”。四是做强品牌,打响“湘江源头”生态品牌,打造粤港澳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五是完善制度,全面推行“双河长制”,层层压实县乡村三级管护责任,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共识,构建了“多管齐下、多方联动、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源头保护机制。
未来计划一是坚定扛起源头保护政治责任。二是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学生提问:就湘江源保护,蓝山县委县政府着力做了哪些努力和工作?未来还有怎样的计划和展望?
县政协主席唐志雄:早在2011年县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就安排了大会发言“湘江源,在蓝山”,得到了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成立了班子,安排了专人和经费积极申报,一直到2013成功认定。
保护好湘江源是我们政协近些年来履职的主要内容,为保护湘江源,开展了调研2次,视察协商4次,征集委员提案11条。在七届五次会议上和八届四次会议上,还安排了“既要金山银山,又更要绿水青山”和“保护湘江源头,建设生态蓝山”的大会发言,为助推湘江源的保护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我们还非常有幸请到了蓝山县县长魏和胜和蓝山县政协主席唐志雄,我们的青年学子也有问题想要向他们请教。
学生提问:蓝山县政协如何助力开展湘江源保护?
唐承丽: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与规划引领是促进源头地区保护的有力保障,如江西省人民政府早在2009年就发文《关于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并将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省重大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二是建立健全多元化、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实现河湖永续利用的迫切要求。在横向生态补偿方面,如新安江流域由中央财政和下游浙江省共同出资对上游安徽省进行生态保护补偿,共同保护新安江及千岛湖水资源。
主持人提问:唐委员,从全国视野来讲,您认为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湖南、蓝山借鉴?
力量湖南委员观察团成员、省政协委员唐承丽实地来到蓝山县湘江源后表示,感受到了这里山青、水秀、天蓝如画的风景,怡人的气候和清新的空气,看到了到源头地区保护得很好。
雷沅传:我们湘江源头有一个座山叫百叠岭,那里留存了历史的茶文化和故事。所以我们县委政府要我带动发展蓝山的一个产业的时候,我就提出了要发展茶产业。2008年县里面就委派我来发展这个企业。在发展当中,我们首先考虑种茶第一可以让生态好起来。当时我们就奠定了一个高海拔、高品质、高起点的生态有机茶的标准。
到现在,经过11年的打造,蓝山的百叠岭茶叶成为全国的专业部门认证的有机茶,也带动了蓝山几个乡镇人民的致富。这就使企业能赚钱,百姓能致富,生态环境也好了。现在在湘江源头,在百叠岭山上都是一片青山绿水。
蓝山的确是一个历史底蕴厚重的地方,在当地有一句这样的话:湘江源头水,百叠岭上茶。学生吴芳提问三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雷沅传:您的茶叶现在是蓝山的一个品牌,您是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呢?
跟随着我们直播的脚步,县文联主席李贵日继续带来了湘江源头区域的一些传说故事。他讲到,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因得知舜帝逝去的消息悲痛万分,眼泪滴落在竹子上留下印迹,从而形成了斑竹。还有“八仙下棋”的典故等等。真是十分有趣啊!
省政协委员唐江华表示,源头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为源头地区留下一江清水,更是为下游、为整个湖南打造一条“湘江北去、漫江碧透”的母亲河。
他建议,要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和参与源头地区环境保护的意识;突出重点,在四水源头地区增设自然保护区,对核心地区实行必要的禁止开发,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投入,源头地区市县财政都比较困难,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完善考核机制,提高四水源头保护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地方工作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引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源头保护,推动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更上新台阶。
了解了从基层角度带给我们的分享,那么作为曾参与省政协人资环委组织的四水源头地区环境保护调研的省政协委员,对于湘江源头地区的保护又有什么样的观察呢?
曾祥文:就我所在的乡镇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概括为“一个转变、两个完善和三项治理”。一个转变指的是发展理念的转变,这几年来镇村干部进一步树牢了绿色发展新理念,弄明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两个完善指的是完善了工作保障机制和完善了责任落实制度。三项治理主要指对污染企业,河道和人居环境开展了综合治理。2013年以来塔峰镇配合相关部门对境内13小造纸厂等污染企业实行全部关停,消除了主要污染源;同时也认真落实了河长制,重点开展河道采砂治理;厕所革命启动早、效果好,卫生厕所达到85%,生活污水处理通过办点示范,也在逐步推进。
目前,湘江源保护仍存在缺乏专业人才、工作经费短缺等困难和问题。
潘虹提问蓝山县塔峰镇党委书记曾祥文:根据您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能否给我们介绍下,湘江源头地区及重要地段环境保护政策落实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您认为对于湘江源保护,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湘江源皮具城的投产,让我们看到了蓝山经济发展的新动向。而这些改变,也离不开地方基层政府的配合和支持。
2015年,在广东花都创业的蓝山人带领60多家企业抱团回乡发展。2018年9月,湘江源皮具产业园项目一期完工投产。学生潘虹提问:针对对环境的影响,比如制革废水、大气污染、噪声等等,你们采取了一些什么对策措施呢?能否介绍一下,在企业发展、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三方面,又是怎么来平衡的呢?
湘江源皮具城代表曾金微:蓝山湘江源皮具产业园主要是生产、加工皮具、箱包和从事电子商务产业,整个产业是环保没有污染的。项目一期的话是2018年9月正式完工投产,整个项目建成后可容纳100多家企业和上万人就业的。开园以来,我们始终遵照习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做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两不误并时刻以实际行动保护好湖南的母亲河,为保护好湘江源头做出自己的努力。将园区建成为产权融合的智能环保产业。
赵雪旺:自从湖南的母亲河湘江源头落户于我们瑶乡来,使我们瑶乡的山更青,水更绿,人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的更好了,最感动的是来我们湘江源旅游的客人也一年比一年的多了。
但由于保护生态,林业优先,林木采伐、开荒的减少使得林农返贫的事时而发生,为了更好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湘江源头,我们希望省委省政府,林业厅等有关部门加大对湘江源头的生态项目建设与扶持政策的倾斜,加大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力度!
近几年,国家到省里对环保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蓝山本地老百姓的切实感受如何?学生潘虹提问江源村村支书赵雪旺:随着咱们湘江源保护的推进,咱们村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村民们还有哪些困惑?
在一片又一片绿色中穿行,县文联主席李贵日向大家介绍起了湘江源周边优良的生态环境。
他说,根据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的考察结论记载,森林公园共有高等植物213科,767属1699种,占湖南省全省高等植物总数的31.1%。这里共有国家规定的保护植物49种,实属罕见。同时,这里还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30种。可见,这里确实是一座动植物的天堂。
刘飞鹰:我曾在环保部门工作了六年,亲眼见证了蓝山乃至永州为湘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绿色湖南”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
我认为保护好湘江源头,首先是要营造全社会都共同来参与保护湘江源头的良好氛围。政府、企业和普通老百姓都应行动起来,才能使源头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此外,永州作为源头地区本来就是欠发达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老百姓也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建议省政府多向国家争取生态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上游地区生态环保、基础建设、民生保障等公共项目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