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拥抱大湾区 省政协常委会现场献策

开始时间: 2019-09-19 14:30:00 87.49万
Set danmaku color
Set danmaku type
0:00 / 0:00
Speed
Loop
Show danmaku
Unlimited danmaku
Opacity for danmaku
0.5
0.75
Normal
1.25
1.5
2
[x]
Player version
Player FPS
Video type
Video url
Video resolution
Video duration
Video load failed

点击按住拖动小窗

关闭
09月19日
    • 17:00
    • 16:00
    • 15:00
    • 14:00
  • 09月18日
    • 11:00
还没有新内容哦
上面有新消息哦
加载中...
  • 9月19日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7:18

      今天的直播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7:15

      省政协主席李微微讲话。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6:39

      省委副书记乌兰讲话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6:30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回应。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6:26

      省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省台联会会长,湖南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教授白树仁提问:我省企业社保缴费基数与比例是否能够适当调低?是否能与广东基本持平?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6:23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回应。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6:23

      省政协常委,致公党省委副主委,湖南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丹军提问:如何破解省内工业用电成本偏高的难题?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6:18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回复。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6:16

      省政协常委、香港丰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佐姣提问:据了解,湖南于2019年5月出台了《关于支持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若干政策》文件,针对湘南湘西示范区建设,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制订了一些什么新的对策?在推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将采取哪些新的举措?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6:12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负责人回答提问。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6:11

      湖南省政协常委,长沙市政协副主席、民革长沙市委主委、中南大学教授、博导朱建军提问: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破解用地难题,保障产业园区以及转移的用地需求?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6:10

      现在进入现场互动环节。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6:06

      3、要全力拓展中医药产业的上下游链条。组织专家高标准编制湘南湘西国际中医药产业之都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全方位的配套激励扶持措施,逐步实现中医药产业种植基地化、生产规范化、质量品牌化、营销市场化。大力研发中医药推拿、药膳等康复养生产品,推行标准化服务,打造国家中医药养生康复示范区;充分利用湘南湘西秀山丽水和天然药库,打造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举办国家级医药节会,集中展示推广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打造国家中医药科普文化示范区。
      4、借船出海开拓中医药产业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大湾区国际化服务平台、国际采购中心、海外营销网络,以及大湾区在全球市场拓展总部、全球贸易促进基地等海外开放平台;充分利用澳门、香港分别作为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中药检测中心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大湾区中医药企业强强联合,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产品质量标准,在大湾区和湘南湘西地区形成“前店后厂”的中医药生产经营格局,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形成“联合舰队”“借船出海”,助推湘南湘西中医药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6:03

      因此她建议:1、抢抓国家中医药健康发展政策机遇。201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将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要用足用活“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一国家战略规划,大力支持湘南湘西地区申报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为打造湘南湘西国际中医药产业之都提供更大的政策支持。
      2、要主动对接和融入大湾区中医药产业。湘南湘西中药材资源丰富、产业链条基础良好,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香港中医药产业技术先进、实力雄厚、影响力大。要精心策划包装中医药产业项目,加大对湘南湘西中医药产业的宣传和推介力度,并在放宽市场准入、减少审批环节、降低营商成本等方面创新发力,吸引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企业来湘南湘西投资合作,促进中医药“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借势发力加快打造湘南湘西国际中医药产业之都。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6:00

      主要问题:资金投入不足。种植药材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特色高效农业,每亩物化成本投入在1000-20000元间,通常是普通作物的2-10倍。部分中药材种植地区经济落后、农民年均纯收入较低,生产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药材的发展规模。种植水平不高。目前中药材分散种植、“流浪式”种植居多,缺乏计划组织和专业指导,容易导致药材品质良莠不齐,种植的集约程度和栽培技术亟待提升。加工能力不强。设备工艺落后、精深加工缺乏是当前中药材加工企业的通病。大部分中药材只是做些初级处理,主要以原材料的形式销往国内外各地,能够直接进入消费市场的高品质、高档次、高技术产品极少。市场推广不力。中药材市场开拓不够,药材的电商发展缓慢,线上和线下没有形成集中抱团、相互促进的销售模式。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5:58

      7月30日,晏丽君参加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在邵阳主持的6场产业对接会。梁振英副主席十分看好湘南湘西中医药产业资源,强调中医药是国粹,加强湖南与大湾区中医药产业合作,既发挥湖南所长,也是大湾区所需。
      晏丽君就打造湘南湘西国际中医药产业之都作了发言。她认为湘南湘西具备“国际中医药产业之都”的优势和潜能,中药材种植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厚重的采种传统。湖南气候湿润,地貌多样,是中药材适生的极佳区域,蕴藏的药材达4123个品种,数量之多位居全国第二。中药材市场既辐射全国,又远销海外。全省现有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16个,绝大部分在湘南湘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50万亩。中药材加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全省涉药加工企业数量与年加工产能逐年递增,目前中药工业规模企业149家,主营业务收入393亿元,过亿元的单品种28个,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中药材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但一些知名度很高的道地药材优势还远未挖掘出来,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5:58

      省政协委员、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晏丽君作《放大资源优势,打造湘南湘西国际中医药产业之都》的发言。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5:54

      3、推动零散型出口向集约型出口提升。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在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和注册地理标志上下功夫,着力构建以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的湖南农产品品牌体系,每项农产品整合打造1至2个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品牌。郴州有好的区位、平台优势,距离粤港澳地区近,建议支持在湘南湘西贫困乡村建立大型供粤港澳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在郴州建设包括冷链、物流、加工、包装、仓储、检验检疫及交易的超大型集散中心,协调争取湘南湘西农产品在郴州集散中心一次通关过检,打通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的渠道。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5:54

      2、推动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农业是“接二连三”的产业,建议湖南立足现有基础,借助粤港澳大湾区果蔬备案基地的优势,大力培养和引进大型农业加工国际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适度提升农业规模化、工业化水平;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在湘南湘西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开发农业旅游,搭建“农业+旅游+文化+产品”平台,创新营销模式,吸引粤港澳大湾区游客来湖南乡村旅游,深度感受湖南绿色生态和农耕文化。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5:54

      1、推动粗放农业向精致农业转型。湖南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长期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自耕自产,属于粗放型发展。随着消费需求升级,粤港澳对农产品要求越来越精致,对健康绿色的要求越来越高。湖南可以学习台湾等地区精致农业发展经验,大力推广“家庭农场”和“定制农业”模式,出台精致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并通过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对标“国际标准”这把“尺子”,提升农业发展质量,让湖南走出去的农产品都是高品质的“放心产品”。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5:54

      正在华源蔬菜基地的叶惊涛表示,特色农产品是湖南所长,也正是粤港澳大湾区所需。这些年,在省政协“双助双行动”的引领下,积极参与助推脱贫攻坚活动,一直在澳门、广东等地搭建平台,推广销售湘南湘西农产品。发现湖南很多农产品品质很好,比如湘西猕猴桃、永州的香芋、香姜等在澳门非常受欢迎。把这些有优势的农业资源输往粤港澳大湾区,既解决了粤港澳大湾区食品需求,也助推了湖南产业扶贫、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因此他认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湖南农业产业和农产品走出去,还需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5:52

      省政协澳门委员,澳门君天集团董事长叶惊涛作《将示范区特色农产品打造成对接大湾区的一张亮丽“名片”》远程视频发言。

    • 主持人 网易湖南 15:51

      3、加快金融创新,破解企业融资瓶颈。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适应产业转移的业务,扩大抵质押物范围,依托大数据运用,加快线上产品推广,有效推动贷款由“强抵押”向“弱担保”“纯信用”转变。加快服务方式创新,鼓励银行业机构主动融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大局,加大人才、网点、设备等投入建设,鼓励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在湘南湘西示范区增设专营机构,协同本地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构建跨区域、多层级、广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精简优化流程,全流水线作业,做到让客户“用最少时间、交最少资料、跑最少部门、花最少成本”获得贷款。
      4、深化区域合作,健全完善合作机制。共建统一信息平台,以“飞地经济”模式为切入点,整合海关、税务、社保、征信、监管等部门信息,加快构建湖南-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一体化服务平台,形成示范区企业经营、融资、信用评级信息库,为金融机构获客、授信审批及贷后监管提供支持。共同打造诚信环境,湘南、湘西市州各级政府牵头,协调市场监管、公安、金融等机构,开展信用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流信用环境。

住手 , 网络出错了。
屏蔽举报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