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直播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观看
市民代表刘丽谈自己当初签约“家庭医生”的经历,并分享自己享受“家庭医生”服务的心得体会
行政、财政、人力资源和医疗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局限,使到基层社区卫生机构的建设各地不均衡,在承担庞大的“家庭医生”公共服务方面确实存在力所不能及的地方,还暂时不能100%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的需要,市政协委员、博爱医院副院长付四毛谈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家庭医生”并不是包办市民的所有的医疗需求;政府在提供公共医疗保障是分类进行的,如防疫、免疫等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可普及到每人,每个新生儿从出生打第一枚防疫针、免疫针时,其实就获得了“家庭医生”的公共服务;第二类是特殊病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他们通过家庭医生签约的方式,获得社区医生提供的便利服务;第三类则是患者自费购买社区点对点的医疗服务。
市卫生健康局的张伟耀介绍“家庭医生”的概念、出台背景、服务内容和形式、以及与“私人医生”的区别,并简要地介绍“家庭医生”在中山发展情况
农工党中山市委会党员、人民医院医师李文戈医师介绍今年中山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农工党中山市委会提交的一个重点提案《关于推进和完善我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建议》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本期民生观察室的嘉宾分别是
市政协委员、博爱医院副院长:付四毛
农工党中山市委会党员、人民医院医师:李文戈
市卫生健康局基层科副科长:张伟耀
市民代表:刘丽
直播正式开始了
本期政协民生观察室聚焦中山“家庭医生”制度,特邀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山市委会党员、市卫生健康局卫生专业人士、市民代表一起,解读“家庭医生”机制和探讨“家庭医生”如何服务到“家”,直播时间:12月20日15:30,敬请期待
按我市人口300万统计,有三分之一人口享受到了“家庭医生”的服务。实际工作中,中山“家庭医生”制度进展如何?政府在不断地努力,民主党派、政协委员们在不断地助推,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医疗公共服务的变化吗?
早在2014年,中山市卫生计生局在小榄、古镇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2016年全市全面推广并作为当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山市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累计超过100万人。
今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旨在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促进签约服务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