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宁波,男,1970年2月出生于岐山县雍川镇原子头村。陕西秦忆浓民俗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岐山县第八届政协常委,宝鸡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历史典故:
来源于唐的"长寿面"。臊子面是在唐代"长命面"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猗觉寮杂记》上说:"唐人生日多俱汤饼,是皇亲国戚庆祝寿辰的寿面,世所谓'长命面'者也。"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余为座上客,举箸食汤饼。"面条一类的食品,在唐代称作"汤饼"。刘诗中提及的汤饼",就是"长命面"。它是唐朝时款待客人的佳点。相传,苏东坡在陕西为官时,特别喜食这种面条,并写下了对它的赞美诗句:"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据史实,臊子肉发源于北宋时期,《梦粱录》上记载有专门加工出售臊子肉的店铺。但当时是否已经出现"臊子面",还不得而知。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记下了"臊子肉面法",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臊子面"至少在高濂写此书前,就已经问世。
臊子面在陕西地区身价颇高。除沿袭唐代"长命面"的有关习俗,如在生日做寿时必食外,每遇婚丧喜事,或逢年过节,都要以它来款待客人。旧时,陕西农村还有这样的习俗:新媳妇过门的第二天,要在婆家举行一个隆重的擀面仪式,新媳妇当着客人的面上案擀面,以测试其技艺的高低。技术高超娴熟者,擀出的面厚薄均匀,切条细长,下到锅里不会断裂,这样的新媳妇,才能赢得大家的赞誉。
2016年,净宁波当选为宝鸡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2018年被岐山县政府授予“慈善家” 荣誉称号。
2019年被市政府授予“全市文化产业十大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2019年6月,为推进岐山臊子面“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健康发展,与岐山臊子面行业协会共同出资,成立秦忆浓岐山臊子面品牌运营有限公司,并兼任董事长。
2019年12月,被县委宣传部推荐荣任宝鸡市文化产业协会理事单位事务代表 。
2019年底,作为宝鸡市文化产业领军人物的杰出代表,作客 “我是家乡代言人” 网易新闻,为岐山臊子面文化产业代言。
1991年毕业于宝鸡市工业学校工商管理系;
1993年,引荐北京百佳计算机公司与岐山职业中学合作开办电脑培训班,使岐山县成为较早开展电脑培训的县区,极大地促进了岐山县职业教育的发展;
2001年,应岐山县政府特聘,担任岐山县印刷厂厂长,任上大力进行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使县印刷厂扭亏为盈;
2004年,并购宝鸡水利印刷厂,创办恒德印务公司;
2009年,与西凤酒厂合作,开发西凤酒天地人和至尊系列酒,成功晋升为西凤酒全国运营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012年,当选为岐山县政协委员、政协常委;
2013年底,岐山县委、县政府授予招商引资特殊贡献个人奖;
2013、2014年,连续两年获得“慈善大使”荣誉称号。
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中国岐山臊子面文化产业园,创建陕西秦忆浓食品有限公司及陕西秦忆浓民俗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并担任执行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