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宜达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讲述和互动交流就到这里。
最后我想说的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只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更加美好的日子就一定会到来。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正在观看直播的网友,今天的见面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再见!
但利
其实我的愿望已经实现了,如果说还有其他的愿望吧,那就是下党好,我也好,下党越来越好,我在下党幸福地慢慢变老,看着我的孩子们成长成才,归来建设更加美好的下党。谢谢!
人民网
我是人民网的记者,请问但利女士,您和家人摆脱贫困后,有什么新的愿望呢?
王雨昕
谢谢您的提问。我认为,大学生是具有蓬勃活力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回到下党,能带来许多新鲜事物,创新发展思路,比如发展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和小视频推广下党。除此之外,返乡大学生还能结合所学专业来建设下党,公共卫生专业的,可以建设下党的卫生保健事业;农学专业的,可以指导下党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的增产增收。农村建设是个很复杂的课题,相信返乡大学生还会在其他意想不到的岗位发光发热。谢谢!
海峡都市报
我是海峡都市报记者,我想请问一下王雨昕同学,因为你也是下党村优秀得大学生代表,你刚才有提到你们将是以后下党建设的接棒人,如果有一批返乡大学生回到下党,能在哪些方面发力家乡建设呢?
吴通华
谢谢您的提问,我认为,下党已经具备了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和条件,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我觉得还是“人”,人是第一要素。我期待当地的党委政府能够应用政策、机制的优势“吸引更多人才到乡村”,让在外工作、在外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和青壮劳动力回到家乡创业,让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能够投身下党的建设。我更期待,随着乡村旅游和农业、电商等产业发展,一定能够吸引更多人来下党投资,吸引更多人来下党旅游,聚集人气,从而真正促进乡村振兴。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中新社
我是中新社的记者,想请问一下吴通华前辈,在您看来,下党要走上乡村振兴之路,需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刘明华
我虽然退休了,但是我很骄傲,能够来到下党当讲解员,对八方来的客人讲好下党的故事,让共产党好,总书记好的声音永远传唱下去。谢谢!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海博TV
我想请问一下,刘明华先生,如今您有了“难忘下党主题馆”讲解员的新身份。请问今后您将如何在新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呢?
王明秀
我们的合作社营业额已经突破了千万,我的小目标是今年也就是2020年,能够让营业额翻番,突破两千万,带动更多的茶农共同走向富裕之路。我还有个大目标,就是让我们的下乡的味道这个品牌做大做强,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让下乡的味道走向全省、全国,让下乡的味道香飘四溢。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
我是福建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的记者,我想问一下王明秀先生,请问王明秀先生,作为下党开发式扶贫的实践者,可以谈谈今后的“小目标”吗?
项忠红
三是深化“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经过我们前几年的摸索,觉得把群众闲散的劳动力和农产品用合作社的平台集合起来,这是非常适合我们下党发展的一个模式。
我们这个模式是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主要是发挥“五个党建为民平台”:感恩教育暖民心、乡村课堂扶民智,村规民约转民风为载体,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等事业推进中,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激发农民群众干事创业热情,靠群众的双手获得幸福新生活。
项忠红
谢谢光明日报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对于现阶段要怎么走出我们的乡村振兴之路?我们的思路是,继续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给我们下党乡亲的回信精神,聚焦“五个振兴”,讲好“下党故事”着力唱响“大下党”主题曲,打响“清新福建、难忘下党”乡村旅游品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符合下党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是讲好“难忘下党”故事。继续讲好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的故事,把“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意识,把“四下基层”久久为功的精神转化为我们巩固脱贫成果、践行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二是做强“下乡的味道”扶贫品牌。近年来,我们县乡联手,不断推进品牌运营规范化建设,致力打造全国知名品牌,用品牌承载情怀、用情怀感动消费、用消费促进扶贫。我们发展线上线下、直营代理等多品种多方式销售,把生态农产品分享到全国、全世界。
光明日报
大家好,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刚才听了大家的介绍十分感动,30多年来,下党乡亲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大力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感恩奋进,让下党的发展路子越走越宽。今天来到这里山清水秀,非常美丽,请项书记具体分享一下在摆脱贫困的下党实践中,要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有哪些工作思路呢?
柯宜达
感谢雨昕的分享。就像她说的那样,脱贫只是开始,接下来还要振兴,希望有更多有志青年在家乡振兴中抒写人生的精彩华章。
下面进入和记者交流互动的环节,请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受邀提问的记者请通报所在的媒体单位。
王雨昕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比父辈要好得多,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跟随博览五车的教授老师学习,开拓广博的视野。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当把握住学习机遇,把自己培养成学有所成的青年知识分子、蓬勃向上的有志青年,为投身家乡建设积蓄足够力量。
寿宁县歌《桑梓情》当中有这样的歌词:“不管外面的道路多么坎坷,家乡的富盈就是游子的欢欣……桑梓之情把我们连在一起……我们奋力拼搏开辟新天地。”作为将来的接棒人,振兴家乡、实现中国梦是我们肩负的重任,也是我们对父老乡亲的承诺,希望我们能学有所成,早日投身家乡建设,造福桑梓,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王雨昕
吃水不忘挖井人。
作为一名从下党走出来的大学生,我深知家乡对发展的迫切需求,下党已经脱了贫,现在还要致富,还要跟进文化、卫生等多方面的建设,而像这样还需进一步发展的农村,在闽东大地、中华大地上还有千千万万个。要振兴这些农村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滴水穿石”的精神,需要几代人的奋斗与传承,需要代代青年投身家乡建设,为发展注入源源活力,实现家乡振兴。
王雨昕
我奶奶告诉我,在我父亲还是孩子的时候,家里更贫困。爷爷早年去世,家里失去顶梁柱,为了供孩子上学,奶奶四处揽活,省吃俭用,到了“家徒四壁”的境地。
令人振奋的是,随着近些年的发展,下党乡的面貌已是焕然一新、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我次次回老家,次次发现有变化。
以前的黄土公路变成了柏油路,寿宁县城到下党的车程从三个多小时缩短到现在一个半小时以内,回下党变成一件便捷的事。老房子做了修缮,门前沿河的公路修建了护栏,房子后面的小道重新铺了石板。室内卫生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厅堂干净敞亮,亲朋宾客来访更自在了。叔叔还在内村建起现代的新房子,各种家具家电一应俱全。
除此之外,随着下党红色旅游的开发,展览馆、茶馆、客栈等设施相继建立,文昌阁、鸾峰桥的内涵更加丰富,假期回下党不再感到无聊,而是有处可去,有知识可学,有精神可体悟。
王雨昕
大家好!我是下党人,我叫王雨昕,现在就读于北京大学。
我虽然来自下党,但我是在寿宁县城长大的。我的奶奶和叔叔生活在下党,因为他们在,我时常会回到下党。正因如此,我对下党的印象很特别,对下党的感情也很特殊。
小时候,每次回下党前我都很怕。一怕坐车,铺满黄土的公路弯弯曲曲,一趟车下来胃里早就翻江倒海,如果遇上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更是让人头晕目眩;二怕进屋,奶奶住的老房子很破旧,陈年木地板经不起踩,一脚落下去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柯宜达
感谢但利的讲述。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但利和她的家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生活重新回到正轨。让我们相信,只要勤劳肯干、拼搏努力,明天的生活一定会更好。
最后,有请下党籍北京大学在校学生王雨昕。
但利
现在想想,路再不好走,总有办法走过来。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再难也挺得过去。我非常感恩。
如今的下党,环境好了,生活美了,旅游搞起来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回下党创业。身边小超市、小店铺、农家乐也多了起来,如今的下党,跟我当初刚来时见到的下党比起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去年的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我们实现了脱贫,大家生活更加积极、干事更有干劲。有党和政府给我们引路,更好的日子还在前面等着我们,只要肯干一定能够致富奔小康。谢谢大家!
但利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家每年还有几笔固定帮扶资金可以领,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我们家也终于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不过说实话,刚脱贫心里还挺没底,毕竟是靠政策我们家才脱贫的,这一摘帽,生活还能不能过得下去呢?实际上,党和政府不但没有因为我们脱贫取消一些待遇,而是给我们的帮助越来越多。
去年乡里给我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帮忙照顾古村一条街店铺卫生,让我又多了一份收入。乡里照顾我老公手脚不便,没法干体力活,打算教他画画谋生。今年更是把我们一家都纳入合作社带动增收,生活是越来越有保障,日子也越过越有希望。我老公主动找村里提出,现在生活稳定了,要把扶贫政策让出去,让给其他比我们更有需要的人。
但利
乡里知道我们的困难,把我们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很快就给我们家里人都办了医保。换了医保用药,婆婆一个月药钱从原来的两万多变成了几千块,大大减轻了我们家里的负担。乡里又考虑我们家里没有劳力,还帮我们跟县里的新华书店协调了一份工作,让我在家门口的书店里帮忙卖书,同时还能照顾家里人。
有了工作,加上低保,生活慢慢有了起色。但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帮扶没有停止,而是扶着我们一步一步过上了真正的好日子。先是县里安排了一名干部挂钩我们家,定期到家里走访,了解生活需求、讲解政策,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接着政府还给我们补助了6.1万,有了这笔钱,我们一家终于搬进了新房。后来大女儿考上了大学,还享受着政府助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