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啪嗒啪嗒”的踩板声中,梭子精准穿过密密的纱线,在织布女工的双手间来回传递,在彪角镇李家堡村凤翔县非遗县级非遗传承人宁卿惠创办的惠阑民俗文化有限公司80多台手工织布机正在紧张有序的工作着。
宁卿惠自小在母亲的熏陶下学习织染技艺,长大后多次外出学习,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大小72道工序,宁卿惠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技艺逐步提高。看到家乡姐妹们急于脱贫却因留守乡村找不到门路时,她多次外出考察学习手工织布的前景。2016年她回到家乡多方筹集资金160万元,购置了手工织布机等设备80多台,成立了惠阑民俗文化有限公司,现在从22种色线变幻出的1990多种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宁卿惠的公司织成了,其图型意境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堪称创造的奇迹,
惠阑民俗文化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扶持农村妇女进行手织布生产,企业提供培训、生产材料、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现在年产值已达到220万元,带动周边贫困户20人就业,帮助百名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开辟出一条非遗传承人带领“半边天”脱贫创收的新路径,乡亲们也亲切地称宁卿惠为“西府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