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未来,龙海法院的诉源治理工作能够不断向前发展,为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提供更高效的司法服务。今天的直播到这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陈院长补充道,法院将进一步加强与行政机关、乡镇、企业、律师等调解力量交流对接,吸纳商事纠纷、行政争议等领域的专业调解人员,着力提升调解人员素质,完善奖惩与淘汰退出机制;进一步提高联片调解信息化水平,依托远程视频服务实现“实时调解”“指尖调解”,探索建设联片调解中心暨诉非联动智能中心,对接联片调解室、联片调解对接站,开展网上督察,通过大数据研判,提前介入化解矛盾纠纷,并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
陈院长表示,下一步,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善全域联片调解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时代“枫桥经验”龙海样本。进一步优化诉非联动机制,聚合解纷资源,进一步推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纠纷发现和应对处理机制,促进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
欢迎回到演播室,今天几个不同类型的案件,让我们见证了各种不同身份的调解员,哪里有纠纷,哪里有案情,哪里需要法律咨询,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一方的和谐与稳定,感谢他们的付出。
当事人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对法院的调解工作表示肯定。
调解员介绍,在从事道交案件的纠纷调处中感触颇丰。在调解过程中,希望大家互相包容,互相理解,达成调解意见。
调解员表示,在调解过程中,希望受害方当事人能做出让步,敦促肇事方当事人继续进行借款。最终,案件在今天达成一致的调解意见。
调解员回忆,自己是从7月开始受理调解的。在本案中,当时受害者的伤情比较严重,需要花费较大医疗金额,肇事当事人表示自己经济比较困难,难以承担赔偿款。
下面将画面交给调解现场,跟着前方记者一起来了解一下目前案件的进展。
陈院长介绍,龙海法院与工商联、商会、保险等行业组织开展联动,从工商联等5个行业调解组织中选聘67名特邀调解员,参与化解劳动争议、合同履行等多发易发矛盾纠纷670件;与市检察院、市商会联合建立企业家调解员轮值调解制度,聘请22名企业家为特邀调解员,参与商事纠纷调解,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助推龙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陈院长表示,行业调解的调解成本较低,方式灵活,程序便捷易行,在化解行业纠纷中的作用愈加凸显,是提高解纷效率、减轻当事人诉累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多。
陈院长介绍,行业调解具有社会化、专业化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挥行业专业人才的优势,让专业人调处专业事。行业调解人员更能有效地找到纠纷产生的症结,从法律和技术角度厘清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充分利用行业规则解决纠纷,并能根据现实情况提出解决办法。同时,行业调解能有效减少纠纷双方的心理障碍,减少抵触情绪,从而有利于沟通协商,促进调解的良性运作。
陈院长表示,今天调解的这起纠纷,因为事实较为清楚,双方当事人对事故责任认定书均无异议,肇事车辆是电动自行车未购买车险,所以没有交警、保险公司等其他行业人员共同参与调解。而在日常案件处理中,法院、交警、调解员、保险公司理赔员都在交警大队驻点办公,所以在大部分道交纠纷的调解中,交警、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会共同参与调解。
陈院长介绍,今年,龙海法院、交警、司法局与省市13家保险公司积极沟通,推动统一证据规则和赔偿标准,快速化解纠纷,减轻当事人讼累。5月,开通道交一体化平台,事故一发生就将相关数据录入道交一体化平台,平台根据嵌入的赔偿标准自动生成赔偿数据。截止9月23日,法院通过道交平台调解道交纠纷320件,调解成功317件,位列全省法院第一名。
陈院长补充道,在交通事故联合调处中心,法官、交警、人民调解员、保险公司理赔员驻点办公,依托道交一体化平台,将交通事故处理、调解、诉讼、理赔等工作一站式解决,推动道交纠纷解决实现从“分头办”向“协同办”、“线下跑”向“网上办”的转变。去年5月至今,已诉前化解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纠纷718件。
陈院长表示,为了应对这一现状,法院成立由2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和2名书记员组成的交通审判团队进驻交警大队,聘任3名专职调解员派驻,在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心成立了交通事故联合调处中心。
欢迎回到演播室,陈院长介绍,之所以在交警大队专门安排调解员,是因为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激增,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也在逐年增长,事故处理历来是也是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调解员的调解下,目前双发达成协议。
肇事方当事人表示,只能付7万,当事人表示无法让步。
调解员希望双方互相包容多考虑对方。
肇事者是来自农村,宣称这是意外,希望能够减轻赔偿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