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观众朋友们对佛山科研成果转化感兴趣的,欢迎关注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公众号!朋友们,让我们下次再会吧。
科教兴,则国运兴,科教强,则民族强。信息社会的到来,让社会迎来了一波发展红利,在此背景下,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科研力量,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十分有必要。第三届中国校地合作创新大会开幕式到此全部结束了,在下午,还将举行高校学术论坛、高校优质项目路演以及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对接洽谈会,有兴趣的观众朋友,可以前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仙溪校区参加。
此外,为借力国家级大会抢抓优质校地资源,在明天上午,大会组织了近50名高校代表走访佛山科技创新平台、代表性企业,探索为佛山制造企业导入更多优质高校资源。
大会上最后一个主旨演讲,是《中国高校科技》杂志原执行总编、华智科育(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马海泉带来的《知识与技术双轮驱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
大会开幕式上,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研管理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周克刚主持,围绕如何进行新阶段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演讲内部包括4个部分,分别是新阶段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跃升、新阶段高校科技创新的新使命、新阶段高校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新阶段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思路思考。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在线上视频,向参会人员总结了目前国内教育面临的三大外部矛盾:
1、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而教育管理却是计划经济管理思路;
2、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全社会还是精英教育思路
3、互联网正在推动人类文明迈入新台阶,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教育管理者的思想理念仍停留在工业社会,甚至是农业社会。
休息过后,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为在场师生带来《母系遗传:氨基糖苷类药物致聋》的相关研究,现场人员对该研究表现出浓厚兴趣。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师、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秘书长韩军向媒体朋友们强调,高校院所是科研成果的的供给方,企业则是需求方,因此打造一个校企科研成果交流平台,建立可行的技术转移机制,是每一个地方政府需要关注的事情。
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 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院长钱为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会未来将增加更多的学术讨论内容,以及邀请更多科研机构、高新企业以及高等院校参与其中,共同把“中国校地合作创新大会”这个品牌做好做实。
休息期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长、博士生导师郝志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佛科院将鼓励更多研究生到一线企业当中,去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找到当前自身科研成果在转化落地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加以解决。
目前大会稍作休息,嘉宾们借此机会,前往会场大厅进行合影留念。
在本次活动上,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与东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温州大学、长春大学四所高校现场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协议,这是佛山基地首次与省外高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
据了解,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是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成立于2015年,目前共有18所省内高校和92家佛山企业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累计培养硕士、博士920名,服务企业创新成效显著。
台下的师生学子,正全神贯注地听讲,了解当前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进展。
接下来,由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师、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秘书长韩军作《广东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0)》的报告。报告搜集了广东244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报告,内容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主要类型分析、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及奖励、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定价方式情况、科技成果转化去向、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典型案例等,集中展示了广东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为广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带来了科学、客观的参考数据。
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 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院长钱为强表示,这是研究院第三次参与校地合作创新大会的承办。
研究院自落地佛山以来,为佛山和大湾区高端平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据统计,运营两年以来,组织、主办、承办10多项大型论坛、赛事活动;引进落地项目32个,其中8家已成功实现产业化;引进海内外顶尖人才近30名,参与组建产业联盟6家;已布局建设全球分支机构8家,中国校地合作创新大会就是其中的一项成果。
本届大会通过一场高质量的高校学术论坛,三场目标精准的分会场活动,和一场产业行活动,深度导入产学研资源,为佛山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赋能,希望参加大会的每位校企代表,都能在这为期两天的系列活动中,成功对接,满载而归!
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性选择和必由之路。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陈金德认为,目前国内大学与企业相互间的协同发展仍不充分,产业对接程度较浅,因此,以推动校企、校地融合发展为重要目标的中国校地合作创新大会,是一个为广东,为佛山导入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
“中国制造看广东,广东制造看佛山!”大会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长、博士生导师郝志峰向来宾介绍连续三届中国校地合作创新大会落地佛山的缘由。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大会,能听到各专家代表对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学校内涵建设,以及企业转型升级深度导入产学研资源的宝贵意见,交流碰撞出更多校企合作的想法。
今天出席的领导嘉宾有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师、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秘书长韩军
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院长钱为强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陈金德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长、博士生导师郝志峰
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研究生处)副处长杨立群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李谦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谷办才
南海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孙海波
原《中国高校科技》杂志执行总编马海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研管理研究分会常务理事 周克刚
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特聘专家 张柏秋
大会由中国发明协会、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主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联合承办,佛山中发科创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广东博士科技有限公司协办,还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省科技金融促进会、广东省海外人才工作联盟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第三届中国校地合作创新大会正式开始,本次大会主题为“创新发展 校地赋能”,围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速高校科技成果在地方落地转化展开探讨,共300余位科研大咖、专家教授、佛山市区两级科技部门以及高新企业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各位网易的小伙伴们早上好,欢迎来到第三届中国校地合作创新大会的直播间,大会将于9:00正式开始,现在我们能看到现场的嘉宾已陆续就座。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新时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高校与地方产学研合作专业化平台,拓展科技成果转化渠道,12月28日-29日,第三届中国校地合作创新大会将于佛山举行!围绕新时代校地合作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将现场作主题报告。想了解科技成果如何转化?记得在28日锁定网易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