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徒步穿越活动已胜利完成啦~这条百年老街还有很多颇具意义的建筑等待大家去探秘游览的呢,小易也要去看看啦~期待下次再回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启明楼,1914年,归国华侨在这里建首栋建筑物——启明楼,这座启明里最大、最有特色的房屋,也成了启明里的由来。后续大批归侨陆续在此购地建房,开始了属于启明里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启明里食饭公司,这家开在100多岁的侨屋老房里的食堂,就是启明里食饭公司。显眼的老上海的霓虹灯海报,怀旧的青石砖墙,随处可见的宝藏旧物,仿佛一秒穿越老江门。这里的美食也很有特色,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品尝。
接下来来到了唐烧,这里是以传统的唐朝古典装修风格设计吸睛的唐烧烤肉店,原汁原味的炭火烧肉味道让它稳居大众点评江门烤肉热门榜的第一名,与一众烤肉店一比高下。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理财。然而网络投资理财诈骗却越来越多,所以全民反诈刻不容缓,现场进行反诈互动小游戏。
接下来到了宝和按当铺,它建于民国时期,与位于墟顶的永安按当铺旧址极为相似,均是当时江门十二家当铺之一。铺内九曲十弯,还置备枪械,遇险时便可开枪撒灰抛石,2000年9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来到了水街农贸市场(百年水街),水街农贸市场由新椰路,榄豉路构成人字形街市。当年这里是内街居民挑水的必经之路,而市场摆摊也需要用水,所以地面长年潮湿,因此人们习惯称之为”水街”。它是江门老市区历史最悠久,也是最兴旺的农贸市场。
目前,水街市场正在进行升级改造,两个多月后,一个集古朴美观、安全规范、价格亲民、管理智能于一身的高品质特色“古代街市”将展现在人们眼前。
现在来到了百年长途汽车站,百年长途汽车站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主要游览点是从北街通至会城,经莲平路、紫茶路、江会路至会城,钓台路口有交警亭。解放初仍运作通行,后撤销。该汽车总站位于江会路口,现今游览点改为江门至北街,江门至会城,二条线路分开。
这一路有很多江门老字号美食呢~有空要过来尝尝哦
现在来到了钓台故址,明代“岭南第一人”大儒士——陈白沙先生曾在这一带垂钓、讲学,写下不少传世的名诗丽句,儒学哲理,培育很多学生成才。后人为纪念他,在此建祠堂深院。
1886年,陈白沙的学生后裔在此重修,建成一座三进深院落式建筑;1927年拆去二进,仅剩此一进。
接下来到了港航客运站,20世纪三四十年代,江门码头众多,船运繁忙,严格区分着货运码头与客运码头,这里便是购买船票的客运站。开船前,小贩把装有香烟、糖饼的小藤箱挂在胸前,穿梭叫卖,船上人头涌动,到处堆满行李。
接下来来到了堤中百货,堤中百货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位于堤中路8至11号,直属江门百货集团公司管辖,是堤中路最大型的百货公司。店内占四间铺面,后门通至镇东路潮兴巷,现该建筑已列入江门市第二批保护历史建筑。
对面是4号客运码头,晚上这一带直至中华戏院都很热闹,形成长堤夜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里是垃圾分类互动游玩区域,通过趣味的游戏互动,让大家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现在来到了华侨戏院旧址(青年广场),1929年,由华侨集股银1.56万元建成,中华戏院是当时江门市最大的戏院之一。专门演出粤剧,经常有著名省港大班、粤剧名伶来献演。通常一台戏连续演五个夜场,两个日场。1957年中华戏院停办,迁往华侨戏院。
现场进行互动游玩
现在来到了环球大酒店,这里曾经是环球大酒店,楼高5层,特设观光电梯,曾在五楼天台设露天剧场,可坐四五百人,登台献影的都是人气甚高的名伶,在此出入的都是浑身珠光宝气的达官贵人或绅士名媛,是当年江门镇最大,客房最多的酒店。现该酒店已列入江门市第二批保护历史建筑。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现场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学习。
接下来继续我们的徒步穿越之旅,来到了解放电影院,前身为新大陆戏院,位于常安路36号内。1925年12月建成开业,设有700多个座位,主要演粤剧为主,江门沦陷时结业。1951年改为解放电影院,每天放映时间分午场及夜二场,至晚上十点,1997年正式停业。
现场还设有毒品知识的宣传互动,大家都看得很认真很仔细呢~
第九站来到了蓬江酒店(粤中专员公署)
1933年,美洲华侨许济阜投资10万港元建设蓬江酒店。楼高6层,建筑面积2988平方米,内设电梯,百乐门舞厅,相当豪华。这里是当时江门最大的酒店,也是当时广东省内最先进的高层酒店。1950年6月,粤中专员公署机关从新会迁到这里。
1951年4月,江门市人民政府成立,这里作为江门市人民政府招待大楼,曾经接待过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第八站来到了良记饭店,1934年初,这里还是一家不起眼的小饭店,名为“良记饭店”。当时为中共新会县委所开办,作为县委机关接头处所,是中共在江门的一个地下秘密联络站。时任县委组织部长冯光以饭店为掩护,秘密开展地下活动。
穿越骑楼群,感受不一样的历史风味。江门骑楼,记录曾经的繁华。这里是江门早期的骑楼街之一,长堤风貌街位于蓬江河畔,沿街建筑风格中西结合,数百间骑楼各具特色,是最具侨乡特色风采的建筑群。
当年,江门商贸成行成市,太平路主营百货、药材。而莲平路主营衣服、制衣、珠宝首饰。这里的每一处,都保留了旧时江门岁月的美。虽繁华不复,但这里仍存留着许多老店,深深印在江门人的心里。
现在来到了水埗头
水埗头又称「级级石」,因“三桁瓦”刀具享有盛名,故又称“三桁瓦埗头遗址”。这里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原蓬江河的过渡埗头,也是通往江门墟的必经之路。
历史上匣门刻有“江门”二字,是“江门墟”的标志。这里既留有江门乡土风情,亦有高速发展下的繁荣气息。
现在来到了郑师傅绿豆饼。这里是老字号“郑师傅绿豆饼”的总店,这里的绿豆饼甜而不腻,饼皮酥脆馅料足。是全江门第一间绿豆饼店,说着说着小易也想尝尝呢~
接下来来到余庆里,余庆里建于民国初期,由24栋两层建筑组成。1913年由商会投资,将其建为民房。它是江门的第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更是一百年前最高档的住宅区。
第二站来到县丞署遗址,这个残余的半截厚重围墙便是江门历史上第一个行政办公机构的遗址。
1754年,新会县承署在江门设立,建立新会县副衙门官楼,前面办公称“左堂“,后面是盐仓库,县丞署负责征收财税工作。上世纪初,清朝灭亡,民国建立,于是县丞署被拆除,土地由民间收购。
1949年10月23日江门宣布和平解放。11月,国民党军用飞机两次空袭江门北街;1950年2月,3批11架国民党军用飞机空袭江门,居民伤亡惨重。2月下旬,江门人民防空委员会成立。1970年,江门全民搞战备,深挖洞,构筑防空工事,这就是防空洞的历史由来。
现在,这里成为江门市区目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唯一开放的防空洞,这片土地所镌刻的红色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弘扬。
第一站来到江门人防教育基地——防空洞,就让我们走进这座充满历史的纪念地,一起揭开这里的神秘面纱!
一声令下,准备出发!
现场进行党员重温誓词环节
现场准备开始了哦~赶紧跟上小易的步伐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用好本土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组织万名党员徒步穿越百年老街,从党的光辉历史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4月30日跟随小易一起同步线上穿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