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主教堂,名为“圣弥厄尔教堂”,1932年动工,1934年10月落成,由德国建筑师毕娄哈设计。教堂建筑面积3318.61平方米,是由钢筋混凝土和花岗岩砌成的。整个建筑为(典型的去掉典型,真实是下半部分是罗马式、大厅顶部是拜占庭式)哥特式风格,平面采用拉丁“十”字形,表面雕刻用简练优美的纹案,大门上方巨大的玫瑰玻璃窗的两侧是两座钟塔楼。
青岛文学史上12张有影响力的面孔
青岛文学馆编辑杨倩
作为全国首家城市文学馆,青岛文学馆以大量的文献收藏钩沉记忆,梳理城市文学线索,是文学追索者情感与命运的寄存地,也是文学理想在这座城市里的栖居之所。那道风雨浇筑过的木门,那个植物随四季荣枯庭院,那栋穿越了百年的老建筑,可以借以进入青岛百年文学传统的深海,也通向阅读、咖啡、电影等城市文艺生活的现场。
打卡地:市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大沽路35号)、邮电博物馆(安徽路5号)、长颈鹿咖啡(黄县路10号)、米高咖啡(大学路48号)、海角七號(太平角一路7号)、郭沫若书房(太平角一路23号)、走进比利时(太平角一路21号)、地质之光展览馆(湛山二路1号)、前方咖啡(闽江二路29号)、海韵国乐艺术中心(江西路98号乙)、市南区图书馆(大尧三路19号)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 关注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号 即可参与惊喜盲盒活动
每周六周日,小红楼会安排免费的艺术体验课,欢迎小朋友们前来
斑驳感的墙面
出自沈从文笔下的话 现成网红打卡地
《师心 灼华 》画展
小红楼总经理孟繁荣:我们如此热爱青岛
百年银杏树
位于安徽路16号的青岛小红楼美术馆,坐落于一座迄今已103年历史,掩映在百年银杏树之中德式花园别墅。首位业主为德国船舶机械师斯蒂尔洛,1940年代至2005年为知名医生李昭华与石雪筠的家庭住宅。历经百年,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是老城区的宝藏美术馆,也是集美术、书房、咖啡馆和艺术交流于一身的文艺休闲场所。这里简谱寂静,古旧柔美,经过岁月的洗礼,散发着时光的芬芳,作为青岛为数不多免费开放参观的老建筑,这里实行全年365天开馆,吸引了众多的文艺青年前来打卡,被誉为岛城老洋房里最美美术馆。
漫步冬日市南 路遇美好
动听的旋律吸引了来往的行人
音乐人:姜明
音乐人: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