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李天雪教授分享到此结束~
现场提问开始啦
19世纪40年代,胡志明在桂林建立了越南民族独立革命的领导机关。
1938年,国际新闻社由长沙到桂林,范长江任社长,总社就设在榕湖之滨。
1885年,唐景崧晚年居住于榕湖湖畔的清末官员。唐景崧任职时抗击法军,抵制日军。
郑小谷,唯好看书、居家研读,清代在榕湖边上教书育人,道光十五年(1835)登进士。1849年出游桂林,担任榕湖书院(今改建为桂林中学)、秀峰书院山长,是清代桂林城中的一流书院。
临川李氏帮官府运盐到广西桂林、柳州等地,成为雍正乾隆时期广西有名巨富。李氏家族通过提高文学素养,成为当时桂林之冠。
1337年,伯笃鲁丁到广西任肃政廉访副史。在修阳桥只花了4年这件事情上,伯笃鲁丁写了一首《阳桥记》记录、赞扬了桂林官民热情修桥的事迹
刘克庄与朋友同来桂林,任经略使,为桂林作诗八十多首
公元1100年,宋徽宗大笔一挥,为桂林发配来了一位千古名流——黄庭坚
刘克庄、黄庭坚……历史上的榕湖可谓名家云集,群星璀璨
讲座现场高朋满座,观众们对榕湖的历史表达了极大的兴趣
15:00整,《两榕犹及识涪翁——榕湖人物掌故》分享沙龙开始啦
四、 湖上青山淡欲秋
1.范长江 (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国际新闻社)——1938年11月,国际新闻社迁由长沙到桂林,范长江任社长
2.田汉(国歌、西南剧展)—— 作榕湖诗歌: 举杯榕湖各慷慨,送君明日返潇湘;
3.胡志明(越南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 在1938年至1942年的5年时间里先后多次离开桂林又回到桂林,并在桂林建立了越南民族独立革命的早期领导机关。
三、系舟不见清风客
1.李秉礼 (家族、仁兄、湖西庄) ——李氏一门风雅,为当时桂林之冠
2.郑献甫 (壮族、书院、教育) ——出游桂林,担任榕湖书院(1849~1852)、秀峰书院(1853~1856)山长达七年之久。
3.罗辰(漓江三绝、芙蓉池馆)——著有《桂林八景图》《桂林山水》诗画稿和《芙蓉池馆诗草》
二、 迁客曾来系短篷 —— 曾经来榕湖游玩的诗人)
1.黄庭坚 (书法、孝子、元佑党人) —— 被谪宜州羁管路经桂林时在榕树下系舟
2.刘克庄 (流寓、名句、乐游)——嘉定十四年(1221年),刘克庄担任广西经略使胡槻的幕僚
3.伯笃鲁丁(回回诗人、重修阳桥、《白姓族谱》)——到广西任肃政廉访副使,掌地方监察之事
两榕犹及识涪翁——榕湖人物掌故
广西师范大学 李天雪
一、 两湖碧绿一桥通
1.榕湖的由来——因为湖畔有古榕,所以叫榕湖
2.榕湖的变迁——
李天雪,广西桂林人,博士,主要从事区域史和文化旅游领域的研究。现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桂林市拔尖人才,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阳春三月 榕湖侧畔 清风徐徐 湖水微漾
3月12日下午2:00「两榕犹及识涪翁——榕湖人物掌故」讲座
我们与历史 静待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