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村土布不仅是赞皇一张很亮眼的名片,勤劳的“织娘”正在这里织就着小康图景,也是我们河北的名片,中国的名片。古老与现代,古典与时尚,在原村的设计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古老的工艺融入现代化的手法,让非遗文化散发光彩。
今天的直播到这里就结束啦,乡村振兴,河北之为,我是家乡代言人,感谢您的关注,我们下次再见~
为了促进农村妇女脱贫致富,赞皇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开办了免费致富培训班,重点教授土布纺织技术。学员不分年龄大小,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学习种棉、弹花、纺线、染色、织布、缝制服饰等技术。学习结束后,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到公司上班,也可以在家承接公司外包加工项目,真正实现不离土不离乡,在家门口上班就业。
赞皇原村土布合作社拥有手摇纺车1000架,自主知识产权的钢木织布机350多台,带动了周围6个乡镇17个村贫困妇女共谋发展。为传承土布历史文化和传统织布技术,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村土布纺织”技艺,2019年6月,赞皇县太行原村扶贫文化产业园暨原村非遗文化产业园正式建立。在衣、食、住、行方面打造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文化传播、健康养老、非遗体验和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此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周围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今天我们邀请赞皇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郝俊丽 郝俊丽做客直播间,介绍赞皇的的一系列致富举措和品牌建设的打造及推广。
2017年,原村土布建立了外贸部,先后参加了德国法兰克福家纺展、比利时弗拉芒国际贸易博览会。后来还受意大利国家时装商会名誉主席马里奥·博塞利邀请,登上了米兰国际时装周。现今原村土布家居系列产品已经走入德国、意大利民众的家庭。
纯手工各色土布展示
土布文创产品展示
手织手绘文创产品展示 都是零甲醛
当地村民接受采访是说到经济收入增加了,靠自己的工资给家里置办了空调 电视等家用电器改善了生活。
古老与现代,时尚与古典,在赞皇原村的手工艺品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赞皇原村土布制作的主要步骤分为弹棉花、纺线、浆染、印线、经线、织布、缩水、裁剪等,古老的工艺融入现代化的手法,让非遗文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散发光彩。
崔老师介绍原村土布在不断融合创新中焕发出勃勃生机。赞皇原村土布合作社一方面帮助农村妇女解决就业、创业问题,让她们离土不离乡。不仅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更是带动周围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织娘照片墙
崔老师介绍棉花种子。选材严格,原村土布用料考究,所用原材料均来源于赞皇当地生产的优质低糖白棉和彩棉,纯棉纯手工制作,绿色环保。
“原村”是泛指赞皇所有纺织棉布的村庄,寓意用原始工艺生产“原汁原味”的土布。
赞皇县位于太行山东麓,石家庄市西南部,有着悠久的种棉纺织的历史传统。为传承土布历史文化和传统织布技术,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村土布纺织”技艺,通过参观学习,树立“工匠精神”和爱国情怀,2019年6月,赞皇县太行原村扶贫文化产业园暨原村非遗文化产业园正式建立。在衣、食、住、行方面打造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文化传播、健康养老、非遗体验和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此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周围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崔雪琴介绍介绍原村土布博物馆的背景
今天,我们就在崔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走进原村土布博物馆,探究原村土布的神奇历程,重温最原始的温暖,感受河北品牌的力量。
今天,我们也邀请到了崔雪琴老师来到我们的直播间,崔老师是第三代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非遗传承人,也是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创始人。
60岁的崔雪琴,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传承人。16年的努力,她不仅让当地几近失传的传统手工纺织技艺得到传承,让1300多位农村妇女从中获益,依托手工纯棉土布产业走出一条脱贫幸福路,还通过创新使土布走出国门,惊艳了米兰国际时装周。
欢迎来到网易河北的直播间,这里是2022我是家乡代言人主题活动的直播现场。直播团队走进赞皇原村土布文化产业园开展“乡村振兴 河北之为”系列宣传,讲述河北奏响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乐章的生动故事。
河北是京畿要地、农业大省。近年来,河北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步伐,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燕赵大地徐徐铺展。直播团队将于3月24日10:30走进原村土布博物馆,探秘土布纺织技艺,用镜头记录一团团棉花如何幻化成布匹及各种纺织物品的神奇历程,唤醒童年的记忆,重温最原始的温暖。讲述河北奏响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乐章的生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