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欣】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辛苦了。
【尹欣】明天我们的城市将迎来新的开始,这一天我们都盼望了很久,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这一天来之不易,更需要我们加倍珍惜,共同守护,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迎接我们熟悉的想念的上海归来。
【尹欣】从明天开始,我们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不再固定每天举行,但是我们仍将通过“上海发布”媒体当然也包括发布会等渠道和形式,向大家及时发布我市疫情防控的最新信息和相关政策。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尹欣】今天的这场发布会也是这轮疫情以来举行第90场新闻发布会,记者朋友们通过线上、线下提出了近450个问题,做了大量采访报道,感谢大家的付出;也要感谢发布会幕后所有的工作人员还有手语团队,这段时间以来的坚守,很多同志都是住在办公室已经两个多月了,明天起大家可以陆续回到家人的身边;更要感谢所有关心、关注我们的市民朋友,大家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批评和鼓励,我们都放在心上。这些也都成为我们推动新闻发布,推动各项工作改进重要的支点,感谢大家的帮助和包容。
【尹欣】谢谢。今天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各位记者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或者进一步采访需求可以与市政府新闻办联系。
【刘斌】最后,还是要提醒各位市民乘客,明天起,乘坐本市地面公交、轨道交通、轮渡(含三岛客运)、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等交通工具,仍旧要坚持“防疫三件套”,牢记“防护五还要”。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体温正常(37.3)、随申码为绿码;同时乘坐交通工具应主动扫描场所码。希望市民朋友们积极配合各项防疫措施,文明乘车,共同守护城市公共交通的防疫安全。 谢谢!
【刘斌】关于早晚高峰乘车扫码,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且针对乘坐地面公交、地铁、轮渡等不同出行方式的乘客,制定了具体的乘车指引,如:已经开通交通支付功能的随申码,可直接在地面公交、轮渡扫码通行,对于无智能手机或不方便使用手机的人群,可通过交通卡进行信息关联,等等。后续将以详解的形式对外发布,市民可通过“上海发布”“上海交通”等平台予以了解。
【刘斌】此外,按照“早发现、早处置”的防疫要求,我们还要求运营单位,在公交、地铁的车辆和车站,以及对江轮渡和三岛客运,采用“一车一码”“一站一码”的形式,张贴或布设了“场所码”“数字哨兵”。目前,已完成了1.8万余辆公交车的“场所码”张贴;449个地铁车站、34个渡口、9个三岛客运站点、37个基地和控制中心实现了“场所码”全覆盖;部分区域枢纽站布设了52套“数字哨兵”。
【刘斌】同时,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保障交通有序恢复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要求各运营单位,严格落实人员、场所的日常防疫措施。
【刘斌】谢谢您的提问。明天起,市域交通、对外交通网络基本恢复正常运行。我们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要求各运营单位做好设施、安全等运营准备,提前安排人员复工返岗,组织对车辆、船舶和设施设备开展运营前的维保、调试、故障排查和防疫消杀,并做好压力测试,保障各个系统稳定。
【凤凰卫视】公共交通明天开始恢复,请问交通部门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复工后早晚高峰扫码乘车可能会排队,有没有相应预案?对市民有哪些防疫提示?
【邬惊雷】在这里,我也请各位市民朋友进入医院时主动扫“场所码”“数字哨兵”,在就医的过程中,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配合医院做好疫情防控,共同维护安全、和谐的就医秩序和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邬惊雷】目前,医疗机构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应开尽开,恢复门急诊服务、住院和手术服务,保障市民的就医需求。各医疗机构要提前发布开诊信息和预约通道,加强医护力量配置,优化工作流程,严格诊疗规范,适当延长诊疗时间,利用互联网医疗服务方便患者就诊和配药服务。
【邬惊雷】二是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要根据流调综合研判疫情风险,精准划定封控范围,采取防控措施,在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医疗机构封管控时限,努力做到“快封、快筛、快消、快解”,保证正常医疗秩序。对急诊、发热门诊、透析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孕妇分娩室等非必要不封控。原则上封控或停诊时间不超过2天。
【邬惊雷】一是医疗机构要迅速启动疫情评估和处置机制,如果发现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到过医疗机构,要第一时间将相关人员隔离,并及时将信息报告区疾控中心。区疾控中心会同医疗机构落实“2+4+24”要求,即流调队伍2小时抵达现场,4小时完成流调核心信息,24小时初步查清基本情况并完成流调报告。
【邬惊雷】目前,本市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医疗机构的服务量正在逐步恢复,全市各医疗机构在做好日常医疗服务的同时,从严强化各项预防措施,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果有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到过医疗机构,相关医疗机构会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处置。
【新民晚报】如果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到过医疗机构,怎么应对?医疗机构既要保障好日常诊疗的正常开展,又要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如何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邢培毅】第二,行车以后一定要谨慎驾驶。很长时间没有驾车,可能导致驾驶技术的生疏,希望市民出行之前规划好行车路线,特别是不要一下子上快速路和高速路,可以缓行一段时间,找回一下感觉,再安全行驶。 希望大家尊法守法,文明出行,谢谢。
【邢培毅】第一,行车之前要做好车辆安全检查。很多私家车已经停了很长时间,勉强出门容易发生故障,我们认为在安全检查之前不要轻易上路,对油、电、胎压要进行安全检查。
【邢培毅】关于安全提示的问题,之前考虑到交通将逐步恢复,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对市民长时间封控以后外出开车需要做好安全准备工作,包括驾驶注意事项都进行详细提示和滚动宣传。在这里,我再做两点重点提示:
【邢培毅】驾驶私家车出入高速道口和收费站要接受防疫检查,离沪人员需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24小时抗原检测阴性证明(如果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需要提供抗原证明)。来沪返沪人员需要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邢培毅】私家车市内交通限行乘车与此同时也恢复到常态化管理状态,包括外省市号牌限行规定,包括公交专用道限行规定,届时请大家注意遵守。
【邢培毅】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也是广大私家车车主非常关心的问题。昨天市防控办对外发布了通告,其中第三条机动车恢复通行,为了贯彻落实好这一规定,市公安局将在6月1号零时以后,取消原来设置在越江桥隧、区区交界地方的防疫查控岗位,同步移除相关路障设施。届时,私家车可以在全市范围内常态通行,包括跨黄浦江,包括跨16个区之间可以通行。
【上海教育电视台】请问市公安局交警总队,6月1日起私家车、企业车辆等社会车辆可以跨江、跨区域通行了吗?室内交通限行政策有没有什么变化?驾驶机动车出入高速道口有什么防疫要求?对于市民行车安全有什么提示?
【刘斌】道路省际客运、水路省际客运视起讫地防控政策,一线一方案协商恢复。
【刘斌】铁路上海站、上海虹桥站持续运行,上海南站、金山铁路恢复基本运行,逐步增加各站到发列车数量。上海西站、南翔北站、安亭北站、安亭西站、松江站、松江南站、金山北站将于6月20日左右恢复办理客票业务。
【刘斌】对外交通方面,浦东、虹桥两大机场逐步增加国内航班,适当提升国际航班客座率。
【刘斌】全面恢复共享单车运营,督促运营企业加强共享单车管理,加强重点区域车辆运维保障,做好淤积车辆清理调度,安全、规范、有序开展本市共享单车运行管理。
【刘斌】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恢复正常运行,但禁止承运中、高风险区域的营运业务。离沪、就医出行及机场、铁路重点区域巡游出租汽车等应急保障工作同步取消。
【刘斌】有序恢复“三岛”客运、对江轮渡,并根据客流情况,逐步调整航线、运力、运行时间,直至恢复正常运营。
【刘斌】地面公交线路全网络恢复基本运行,首末班车时间恢复以往平时运行状态。疫情期间开辟的串联专线6月1日起取消营运,公交高峰线、夜宵线暂缓恢复运行。6月6日起,公交全网络恢复正常运行(途经中、高风险区域的公交线路实施跳站运行)。旅游线、毗邻公交线视后续疫情防控形势再确定恢复时间。
【刘斌】市域交通方面,轨道交通全网络恢复基本运行,首末班车及运营时间恢复常态,暂不恢复周末延时运营。2号线淞虹路站以西区段及11号线上海赛车场站待方舱取消后再行恢复。11号线花桥段视疫情防控要求,由沪苏两地协商后另行恢复。
【刘斌】自6月1日起,市域内公共交通、对外交通全网络恢复基本运行,对江轮渡(含三岛客运)有序恢复运行。初期运行间隔适当加大,并将视客流情况及时增能;6月6日起,根据客流变化、疫情管控措施变化,适时动态调整交通保障方案,直至恢复正常运行。
【刘斌】昨天市防控办已发布通告,6月1日起有序恢复公共交通运营。下面我就有关的具体情况再作一下介绍:为更好保障市民出行需求,本市公共交通按照“全网恢复、动态调整”要求,安全有序推动公共交通恢复运行。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请问市交通委领导,接下来市内公共交通恢复有什么具体安排?车次运营会恢复到疫情前吗?
【邬惊雷】对低风险地区,按照社会面常态化管理。低风险地区的人员进入商场超市等有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搭乘公共交通工作等须持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这些措施我们将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动态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