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一监到底直播结束啦!我们下期再见!
直播总结:
商品条码在日常生活和流通环节充当“身份证”作用,能帮助消费者快速了解产品信息,但不能作为产品产地的判断依据,避免被误导。随着技术进步,商品条码在流通和交易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消费者应根据商品标签了解商品生产单位、产地等信息。
网络上流传“商品条码前缀可以判断原产地”的说法是错误的的。检查人员介绍,条码的前缀码,仅代表该企业在某国家注册系统成员,而不代表原产国,消费者要避免被“假洋货”欺骗了。
检查人员到调味品区检查商品条码使用情况。国家对于商品条形码的放置和设计没有硬性要求,仅有设置建议。故而产品制作商可按需设置,但要避免破坏识别。
检查人员提醒道条码印刷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条码符号。产品制作商可能出于各种理由对商品条形码的条高、大小设计等进行调整,可能会导致条形码识别困难,违背了条形码设置的初衷。
餐具并不被强制要求使用商品条形码。在本次检查商家的餐厨用品区,全部碗具均使用了商品条码。
检查人员提醒企业,要及时续展(证书两年有效),避免证书过期注销,要及时备案产品信息(获得官方支持),避免违反相关规定或产品信息混乱,要使用原版条码文件,确保印刷出来的条码符号其印刷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检查人员正在展示消费者如何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商品条形码,了解商品信息。
检查人员介绍,消费者通过扫读条码,可以对比包装上标示的信息与备案信息是否一致,部分商品还可以看到实物商品的标准照片,让消费者能更便捷地了解商品。
检查人员介绍道条形码应用的必要性和对于商家与消费者的商品交易的便利性。
商品为什么要使用条码?
1.国家法律法规:《广东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对此有相关要求;
2.为商家提高效率:通过快速、准确地读取条码,从而识别出商品,然后进行结算。
本期检查重点:经营单位经营预包装食品条形码是否备案、规范,印刷是否符合要求,能否通过条码高效便捷地反馈应有的食品信息,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本期“一监到底”走进蓬江区开展食品经营商品条码专项检查活动。直播开始啦!
为进一步促进商品条码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对已实施强制应用条形码管理的预包装食品等产品规范条形码管理,11月4日上午10:30,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联合广东省江门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开展第167期“一监到底”网络直播执法活动,走进蓬江区开展食品经营商品条码专项检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