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在行动,与法同行,守护美好生活

开始时间: 2023-12-22 09:45:00 7.81万
Set danmaku color
Set danmaku type
0:00 / 0:00
Speed
Loop
Show danmaku
Unlimited danmaku
Opacity for danmaku
0.5
0.75
Normal
1.25
1.5
2
[x]
Player version
Player FPS
Video type
Video url
Video resolution
Video duration
Video load failed

点击按住拖动小窗

关闭
12月22日
    • 10:00
还没有新内容哦
上面有新消息哦
加载中...
  • 12月22日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12

      退休:《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11

      退休:《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10

      婚姻:《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10

      工作:宪法为劳动者休息提供了保障。《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10

      成年:宪法给予了我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09

      入学:宪法规定了我们受教育的权利。《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09

      宪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出生:每个人都会受到宪法的保护。《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09

      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国家宪法日是以纪念一个国家现行宪法为主体的法定纪念日。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目的在于纪念现行宪法的诞生,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培养社会公众崇尚宪法、服从宪法和遵守宪法的意识。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07

      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
      结构上分为五部分,包括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06

      宪法的作用:
      1、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行。宪法通过赋予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公共权力,使国家权力在宪法的轨道上有效运行,避免国家权力缺位、越位和错位。
      2、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得到最明确的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
      3、调整国家最重要社会关系。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和调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宪法是社会稳定的调解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04

      宪法的主要特征:
      宪法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主要是:
      第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第二,宪法是制定法律、法规的依据。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要以宪法为依据。
      第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第五条还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03

      第四部宪法(现行的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第四部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吸收了国际经验,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它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范围、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等。其根本特点是,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它规定,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这部宪法分为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个部分,共4章138条。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03

      第三部宪法: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
      这部宪法比1975年宪法有了重大变化,但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它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02

      第二部宪法: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
      这部宪法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是一部在特殊时期产生的宪法。比如把“文革”产物“四大”写进宪法第十三条:“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国家保障人民群众运用这种形式”。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02

      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
      第一部宪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宪法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的总任务,并把党所创建的基本制度和党所制定的基本方针和重要政策予以宪法化、条文化,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一部宪法除序言外,包括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等4章106条。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00

      宪法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和根本成就,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规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规定了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等。

    • 网易新闻绍兴 施施 10:00

      网易新闻绍兴X华舍司法所
      联合出品司法视频栏目
      【华舍法小二】“宪”在行动,与法同行,守护美好生活
      出镜主持人:
      林红虹(上海融孚(绍兴)律师事务所)
      欣怡(网易新闻绍兴)

住手 , 网络出错了。
屏蔽举报
引用